![]() |
|
当地时间8月29日下午,俄罗斯总理普京驾驶一辆“拉达”牌轿车,来到位于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镇,出席中俄原油管道俄罗斯境内段的开通仪式。在第21 号泵站的操作台上,普京亲手转动圆形的注油阀门。伴随着阀门被转动的“吱吱”声,俄罗斯的石油“宝库”开始了向中国注油的技术测试。预计在今年年底,这条象征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深化的石油管线将正式启用,同时也标志着俄罗斯终于打开了通过管道向亚洲输油的大门。
中俄石油管道终成正果
中俄原油管道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东西伯利亚- 太平洋”管线西起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东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湾,全长4000 多公里。其中国支线
![]() |
中俄原油管道是一块啃了 16 年才啃下的“硬骨头”。早在 1994 年,中俄两国就开始对修建石油管线问题进行磋商。在1997 年到1998 年间,修建“安大线”的计划已经明确下来。此后,每一年的两国总理或元首会晤都会提到这个问题,但始终不能达成最后协议。2002 年12 月,时任俄总统的普京访华签署《中俄联合声明》,“安大线”破土动工似乎指日可待,但最终还是因日本抛出“安纳线”方案而功亏一篑。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困扰的俄罗斯亟须外部的资金支持。中国提出的“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模式终于让俄罗斯下定了向中国输油的决心。中方承诺分别向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提供150 亿和100亿美元的贷款,作为担保,俄方将在20 年内向中国出口3 亿吨石油。
这一来之不易的合作成果满足了中俄两国各自的利益需求。对于俄罗斯来说,首要的一点是获得了以解燃眉之急的外部资金,大大缓解了本国石油企业面临的债务压力。而对中国来说,中俄原油管道的开通使中国又多了一条能源运输的战略通道,对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俄能源向亚洲全面倾斜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之间,其东西两侧紧邻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油气消费区———北大西洋和亚太地区。虽然这两个地区都是有巨大需求的市场,但向欧洲中、西部国家出口油气一直是俄罗斯油气地缘战略的重中之重。如今,随着中俄原油管道的开通,俄罗斯的能源版图开始向亚洲倾斜。
俄罗斯实业与能源部第一副部长安德列·列武斯2006 年9 月在访问中国时透露了俄罗斯能源 “东进”的战略构想:俄罗斯计划到2020 年时,把向中国、韩国等国家出口石油的比例从现在占俄石油出口总量的3%提升到30%,天然气从现在的5%提升到25%。
近些年,俄罗斯一直在为开拓亚洲能源市场积极地做准备。
去年12 月底,位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的科济米诺港石油储藏和海上出口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港口每年可接纳150 艘油轮,向国外输送石油1500 万吨,其启动将有助于俄罗斯占据亚洲石油市场。为鼓励发展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储备,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为科济米诺港的建设投入了20 亿美元,从该码头运油的公司还被给予豁免关税的优待。
除了油气出口,俄罗斯还计划提升煤炭出口的比重。近年来,俄罗斯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规模开采供出口的动力煤,目标出口地锁定为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2008 年10 月份,俄罗斯最大的动力煤生产企业、西伯利亚能源公司位于俄远东港口瓦尼诺的新煤炭码头投入使用,预计其最大吞吐量2012 年可达到 1200 万吨/ 年。该码头的建成大大提升了俄罗斯对亚太地区的煤炭供应能力。另外,俄罗斯还计划在煤炭储量较丰富的乌卢格赫姆地区修建一条459 公里长的“煤炭铁路通道”。这条铁路和已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及贝加尔- 阿穆尔铁路将构成一条连接亚太地区的运煤通道,促进俄罗斯煤矿资源向亚太地区的输出。
富有开拓精神的俄罗斯人正在开拓北极“能源快线”。8 月25 日,载有约7 万吨轻质原油的一艘大型俄罗斯油轮成功通过北冰洋航线的难关海域,抵达俄东端楚科奇自治区的佩韦克,9 月上旬将抵达中国浙江省宁波。这次试航是为了检验俄罗斯经北极航道向东北亚国家出口能源的能力,此举将大大缩短俄罗斯经苏伊士运河到达亚洲的航程。
摆脱欧洲掣肘的一步棋
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能源战略东移是伴随全球经济力量向亚太倾斜的必然选择。进入21 世纪,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日益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给能源储量远远超过区域内其他国家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世界经济衰退、能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俄罗斯同亚洲国家加强能源合作,既可以使俄罗斯拥有稳定的东部石油销售渠道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石油出口价格,同时也可带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开发。
开拓亚洲市场也是俄罗斯在对欧关系上获得更多筹码的战略选择。众所周知,欧洲依然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市场。但是,俄欧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却成为俄罗斯的“软肋”。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主要依靠管道,受制于过境运输国,俄罗斯不断与其邻国发生“斗气”摩擦,导致其对欧洲“断油”、“断气”事件频发,极大地损害了俄罗斯作为可靠能源供应商的形象。而在“断油”、“断气”的威胁下,欧盟不得不把能源进口多元化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从而迫使俄罗斯加快了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步伐。
高盛发出骇人警告 | 川普关税与战争威胁 油价暴涨至五周新高 |
普京价值3亿的原油飞了 | 国际油价上涨 |
川普“强烈考虑”大规模制裁俄罗斯 | 白色石油问世 可满足全球数千年需求 |
油价下跌 | 再现6字头!国际油价大跌 至今年最低点 |
新疆地下1万多米发现了什么 中国“重大壮举” | 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突破” |
突发:俄罗斯油轮爆炸 载有13万吨燃油 | 油价突然大跌 重大变局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这份关于中国的民调出乎两党意料 |
5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