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住房补贴拟发放人员名单,又将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向风口浪尖。身家数百亿的腾讯董事会高收入主席兼CEO马化腾,以及一批社会精英都赫然在列。关于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这份名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拟发放人员名单》的资料,自10月12日开始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在名单中,深圳共计拟向684人发放住房补贴。
但与此前公示的低收入人员住房补贴不同,此次名单中涵盖了众多社会精英,包括华为、中兴、腾讯等知名企业,以及在深圳各大政府机关、院校、公司工作的各大专业人才,名单公示的人员拟按照级别获得不同程度的住房补贴。
包括以293亿元财富位列《2010胡润IT富豪榜》第二位的马化腾在内,腾讯公司此次共有15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被列入住房补贴名单。而华为公司则有167名高层次专业人才拟获得住房补贴。此外,名单中还出现了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
同时公示的还包括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中止发放人员名单,共计5人,其中有3人属于大族激光(002008.SZ)、康哲药业(00867.HK)和金蝶软件(00268.HK)等上市公司的高管或核心技术人员。
众多非低收入人员进入住房补贴范畴引发网友激烈质疑。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10月27日向《第一财经日报》回应称,关于上述住房补贴名单有专门的政策依据,但暂时无法回复,随后将召集媒体统一对外解释。
按照2008年底出台的《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住房补贴标准》,高层次专业人才享受的住房补贴包括购房补贴、购房贴息、租房补贴。按照建筑面积标准计算,两院院士为200平方米、其他国家级领军人才150平方米,地方级领军人才100平方米,后备级人才80平方米。
资料显示,马化腾等人享受的住房补贴形式是购房贴息,具体的贴息幅度并未公布。
大量网友认为,已经拥有财富的马化腾等IT高管们不应该领取住房贴息。而腾讯公司就此向媒体回应称“我们尊重深圳特区的人才政策”。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本报记者表示,住房补贴原本是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对无住房职工或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发放的现金补贴,目的在于部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但深圳对高层次人才提供的住房补贴则是为了吸引人才,两者并不相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则认为,政府给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仅仅是“锦上添花”,这种物质的奖励对这些企业家来说没有意义,而且还会带来社会上负面的想法,还不如给予一些精神上的奖励。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保障性住房方面曾经出现过多起负面事件。此前不久,深圳桃源村三期“质量门”、“豪车门”、“出租门”等事件,随后在今年深圳保障性住房第二次申请受理中又出现众多乱象,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审核问题广受诟病。
目前,深圳常住人口超过1400万,230万户籍人口的住房问题已基本解决,保障房真正应该关注的是深圳超过800万的非户籍人口。
有关资料显示,深圳2009年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达139亿元,但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却进度迟缓。
据《关于深圳市2009年度土地出让收支情况及2010年土地出让收支计划的报告》,2009年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实际支出仅为2.78亿元,相比土地出让金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按1400万深圳人口数计算,人均支出约20元。更不可思议的是,2009年深圳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实际供应量为零。
在6月份的深圳两会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黄扬略提出,目前最为尖锐和突出的矛盾是超过1000万的非户籍人口的住房难,深圳应大力兴建公租房,并构建与之相应的运营体系,从制度、法律上保证公租房政策的顺利执行。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圣经》中的一句话,意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后来有社会学家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了避免其不合理性,各国政府都会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纠正,以避免其扩大化。可如今却有一个事例,反而是加大了“马太效应”的。
10月27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示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名单。名单显示,腾讯公司CEO马化腾作为“地方级领军人才”,也领取住房补贴。同时出现在名单中的,还有金蝶软件董事长徐少春和华为、中兴等公司的多名高管。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质疑者认为,作为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二、坐拥293亿元财富的腾讯CEO马化腾,却一直在领取住房补贴,这既不符合住房补贴的原本意义,也是不公正之举,因为还有更多的蜗居蚁族和贫困者需要补贴。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对高科技行业的重视,对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的奖励和关怀,与一般的住房补贴是两码事,这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姿态和胸怀。
客观地说,深圳的爱才之心,并无过错。类似为了延揽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和高端人才而出台的奖励措施,也并不只是深圳一家有,但事件在此刻发酵,说明类似政策确实到了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
优秀人才获得高额报酬,这自然无可厚非,但这种报酬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去获得,而不是政府补贴。政府直接给优秀人才以补贴,将会出现两种后果:
第一,这些人才在获得市场回报的同时,还获得政府的补贴,是不是超出了其所得?
第二,政府的直接补贴意味着政府具有评判人才的标准,但事实上,由于政府认识和信息的局限性,对于某人是不是人才,是很难作出判断的。这就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很多人假冒“人才”,向政府骗取补贴。
当政府对企业的补贴太多之后,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很多企业就不去从市场中的消费者那里获得回报,而是将政府的补贴作为企业生存的依托。目前,不少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其实并没有什么竞争力,但也可以生存,为什么呢?因为他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巨额补贴。
具体到深圳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这件事,笔者认为也存在以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第一,补贴形式问题。住房补贴是国家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给予的补贴资助,即将单位原有用于建房、购房的资金转化为住房补贴,分次或一次性地发给职工,再由职工到住房市场上通过购买或租赁等方式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很显然,住房补贴原本是在住房改革市场化之后,因部分职工存在买房困难而出台的一个政策,这个政策是调节收入差距的一种行政手段,属于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类似马化腾这样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怎么都不应属于此列。
第二,补贴主体问题。住房补贴一般是单位或公司出面,针对职工的行为。如果花的是企业的钱,那无可厚非,但深圳的做法,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行2008年深圳推出的《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6项配套政策的结果,是一种政府行为,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而这些钱,本应该拿来做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补贴给社会上最贫困的人。而现在却补贴给了企业家,这是有违公平原则的。
总之,类似通过行政手段,用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就学、考试加分等形式来向企业家示好的行为,说到底依然是一种招商引资和GDP增长至上的思维方式。这种动用公共资源来达到地方竞争优势的做法,不仅过时了,一些企业家也不一定会喜欢。
其实,对于留住人才、吸引企业落户而言,招数很多。比如营造用人取其贤的氛围,打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少苛刻的审批环节等,都大有可为。即使要奖励和补贴,也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和独立的基金会等形式,通过招标的方法来鼓励竞争。这样,不仅可以留住人才,还可以激活人才的创造潜力。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春华一直遭围剿 传胡锦涛硬顶死保 |
2 | 新规敲定!中国制汽车几乎被全面禁止 |
3 | 王小洪最新讲话 调门也变了 |
4 | 离婚25年 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在北京重逢 |
5 | 处境凶险 习已六神无主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春华一直遭围剿 传胡锦涛硬顶死保 |
2 | 新规敲定!中国制汽车几乎被全面禁止 |
3 | 撑不下去了 中国这行业今年将面临大规模倒 |
4 | 2000亿家电巨头,失速了 |
5 | 密院没了?密歇根大学终止与上海交大合作… |
6 | 王小洪最新讲话 调门也变了 |
7 | 让金正恩始料未及的后果即将爆发? |
8 | 离婚25年 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在北京重逢 |
9 | 医院的微波炉为何要上锁?竟有人会热尿、热 |
10 | 处境凶险 习已六神无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