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内地人赴港纪念六四 悼广场同伴无惧报复

www.creaders.net | 2011-06-04 16:45:05  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89年曾参与天安门学生运动的赵先生,不担心被报复,他希望香港继续纪念六四,带领中国民主化。(陈景龙摄)

内地人来港不一定只为买名牌,愈来愈多内地人来港出席六四晚会,争取公开悼念六四死难同胞的机会。22年前,北京人赵先生是留守天安门广场的学生,6月3日晚回家吃饭,阴差阳错,逃过军队清场一劫,但目击坦克陆续驶经家门。同学罹难令赵先生十分难过,压在心底多年,昨日终有机会来港出席六四晚会,他接受访问时表示不担心被算帐﹕「因为我本应在22年前已经死了,能活下来已是很幸运了。」来自东北的隋先生亦说﹕「真的非常羡慕香港这片自由天地。」

内地人:羡慕这自由天地

在内地从事资讯科技工作的赵先生,昨身穿黑色T恤出席六四晚会,同行的还有约10名内地同事,大家都是首次出席六四晚会。

赵先生1989年就读北京外国语大学,因为寓所离天安门广场很近,6月3日晚他由广场回家吃饭,想不到晚上看见坦克车从楼下驶过,在家人劝喻下,他打消了返回天安门广场的念头,命保住了,但一个个同学罹难,令他感到痛苦和迷惘,经历数年时间才能冷静下来。

赵先生说,在内地听过香港有纪念六四的活动,今次他总算来到了,「香港人要继续举办(六四晚会)下去,不要让明天的香港变成今天的大陆,香港要保住自由和民主,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化」。

除了昔日的北京学生,也有南京学生。余刚是内地作家,今年第三次来港参与六四晚会。89年,他与其他同学在南京市中心集会声援北京学运,是出于一份正义感和激情。军队于六四清场,消息很快传到南京,他原想乘火车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的情形,但去不了。他觉得,只有当人民认识到自由比生命更重要,中国的民主状才会进步。

知名博客不满艺人转

广州独立媒体人、知名博客北风(温云超)第二次出席六四晚会,他批评港人虽然不满社会的不公义,但他们没有坚持原则,例如部分在89年参与制作《民主歌声献中华》节目的人员,在中共建党60周年之际参与拍摄电影《建国大业》。他寄语:「香港人不要以为今天享有的自由是必然的,没有人可以保证民主、自由继续存在,要有危机意识。」

今年从内地来港念博士学位的林先生,到维园希望了解六四真相。他表示,在内地上了大学才知道有六四事件,是几名同学网上「翻牆」搜寻得来,「希望香港的六四集会能继续举行下去,因为在内地没办法这样表达」。

不肯拍照的深圳大学生苏小姐首次参加六四晚会。她直言很多同学其实知道六四是什麽,她亦曾「翻牆」在网上浏览有关资讯,但认为总不及亲身来一次香港看得清楚。她对六四的认识,始于父母简单介绍,坦克、镇压、有死伤……她再想追问,父母总叫她不要再问,也不要告诉别人。待她长大了,明明身边同学都知道这事,却无法公开讨论﹕「QQ、电话都被监控,根本不能说太多。」她昨日瞒父母来港,先到城市大学,在民主牆上观看六四的纪实,晚上参加烛光晚会。对于记者的追问,她显得有点胆怯,自言只能当个旁观者﹕「领导(平反六四)的事交给别人做吧。」

17岁的卢同学与同伴一起从内地来港考美国SAT试,顺道见识六四晚会,凑凑热闹。他们表示,爸妈警告他们只可在旁观察。卢同学直言,父亲是共产党员,曾跟他谈及过六四的事,他认为中国需要民主,但不需要动盪,若六四真的平反了,社会会出现大动盪,不利国家稳定。

首次来港参与六四晚会的隋先生,在昨日这敏感日子过关来港,前来维园的路途上,一直害怕有人跟踪,不时东张西望,「害怕有党的人在监视,害怕回家被抓……我出了事也没什麽,但毕竟我家老婆还大肚,5个多月了」。

「伤悲,已忍了20多年」

习惯在没有言论自由的内地生活,50岁、来自东北的隋先生直言,「对六四事件的伤悲,已忍了20多年」。89年时他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我看这事发生,恨死了共产党,可是只能在心里恨,没有自由做什麽,很痛苦」。去年他与太太来港旅游,得知香港在6月4日会有悼念晚会,加上刘晓波、艾未未等维权人士被捕,更激起他的义愤,昨日决定来港参与,「过来一次很麻烦,手续很多,但真的非常羡慕香港这片自由天地」。


明报实习记者 陈景龙 林小诗 具格 记者 曾爱盈 阮颖嘉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