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内地今秋新闻热点集中时段,多场重要活动接踵登场,令人眼花撩乱。
9日、10日两岸先后就辛亥100周年举行隆重纪念活动,胡锦涛、马英九分别发表讲话,接下来媒体眼球迅速被拉到俄总理普京、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分别访华、中美第二轮亚太事务磋商等重大外交话题。
每年春秋两季是中国政治热季,内政外交安排频密。普京来华虽是两国总理定期会晤的既定日程,却是在他宣布竞选下任总统之后的首次外访,因此,有媒体分析称,这是普京重返外交第一线的开始,也是在为自己重掌大权做铺垫。
与普京同日抵京的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更具话题性。早在9月份菲律宾总统访华前后,已有阮氏来访的传闻,国务委员戴秉国曾亲往越南做前期工作,意欲为南海问题解围。阮富仲到访首日便签订了两国关于指导解决海上纠纷的基本原则协议,被认为是积极信号。
也有专家指出,此次越共总书记访华的焦点并不仅在于南海问题,更多还是发展两国经贸的问题。若能促进扩大中越贸易总额,减少越南对华贸易逆差,扩大中国在越投资等,也会对南海问题解决有帮助。
国家内政也正在酝酿重大的导向性转变,周六(15日)在北京将召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也是近年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作为中全会主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蓝皮书显示,在2008至2010年间,内地文化产业法人机构产值年均增长24.2%,大幅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速。内地媒体称,文化产业为「金融危机中一抹最亮的色调」,并指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是大家为文化搭台,让文化来唱大戏。
除去巨大经济潜力,中央此番行动更加重视文化的政治和社会意义。目前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痼疾,对GDP的崇拜也影响到经济转型的贯彻落实。据信,六中全会对文化领域发展和改革作出纲领性部署,将文化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将直接指导「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或对十八大人事安排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