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温家宝记者会坦率言辞 在为十八大定调?

www.creaders.net | 2012-03-14 19:08:54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温家宝对王立军事件的表态反映了中国领导层仍在坚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改革话语,继续利用改革带来的资源,探寻改革道路,不大可能出现颠覆性的转折或倒退。这也对解读今年中共“十八大”政治基调具有一些意义。

  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一番中国政治家中不多见的坦率言辞,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14个问题,既涉及贫富差距、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民生话题,也未回避西藏、王立军事件等中国当前政治语境中被视为“敏感”的话题。

  温家宝在卸任之前的最后一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坦诚和直接,可以说超越了许多观察者事先的期待。例如,在谈及政治改革时,温家宝重申,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他在谈及个人工作时所表达的“歉疚”之情,以及“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的表态,也可获得了一些民众的同情和认可。

  随着温家宝的问答结束,2012年中国“两会”也画上了句号。但与温家宝的记者会不同,本届“两会”在很多方面与满足社会期待尚有一定距离。正如温家宝所说,中国改革必须前进,停滞和倒退没有出路。但公众对“两会”形成改革共识、明确改革方向、乃至形成具体改革路线图的期待,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大的方向上,是否进一步缩小政府规模、降低政府干预,未发出明晰的信息。在具体层面上,社会高度关注的官员财产公示、“三公经费” 公开、预算民主、税收法定、户籍制度改革、金融市场改革等,也未迈出多少坚实的步伐,而备受质疑的《刑事诉讼法》修改稿则获得通过。

  据笔者统计,温家宝答记者问全程共提到“改革”一词20次,既包括作为宏观概念的改革,也包括贸易体系、房地产市场、收入分配体制等具体变革。他回顾了执政期间的几个重大改革,如废除收容遣送条例、取消农业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确,这些措施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温家宝还表示在任职最后一年将推进一些棘手改革,“不留给后人”,包括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推进扶贫等。这些改革确实契合当前中国的迫切需求,但除这些局域性改革外,中国改革需要更大程度的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例如,将“十二五”规划确立的一些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在现实中改革的推进会遇到重重阻力。温家宝及前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谈及改革时,都曾数次发出类似于“慷慨誓师”的语调,也印证了中国领导人所感受到的改革阻力。但中国领导层不应该患上“改革疲劳症”甚至“恐惧症”,应当突破阻力推进改革。

  在回答重庆王立军事件的提问时,温家宝事实上强调了一些意识形态问题,回应了人们对当前政治思潮走向的一些顾虑。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央做出关于正确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并且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抉择。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实践,都要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且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

  在之前提到政治改革时他也说,若政治改革不成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这些表态在当前背景下看来都是很严峻的警告。不论对此番言论所反映的政治态势或政治走向做什么解读,它确实反映了中国领导层仍在坚持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改革话语,继续利用改革带来的资源,探寻改革道路,不大可能出现颠覆性的转折或倒退。这也对解读今年中共“十八大”政治基调具有一些意义。

  中国执政党在前30年里为中国积累了一些制度和思想资源,但其社会改造实验、以及建立政治、经济与思想上严格控制的“大一统”格局的努力,都可以说没有成功。承认这一点,不走回头路,坚持民主和市场化的大方向,对中国改革的整体有利。

  无论如何,改革任重道远。2012年中国“两会”闭幕之日,应当成为进一步的改革开始之时。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