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薄熙来突然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等职位令西方媒体错愕,有的西媒惊唿这是中共在十八大之前的一大“公开举动”,有的感慨这是中共几十年来最具戏剧化的事件。它们总体对薄熙来未来仕途看法悲观,多数认为薄熙来政治生涯已经终结。不过,最有意思的是,通过观察标题、措词和口吻,西方媒体正努力从“王立军事件”的各种疑云中慢慢解脱出来。在对薄熙来本人进行了广泛、万花筒式评价的同时,它们认为中共在十八之前的权力斗争更激烈、十八大权力更迭更复杂。
西方媒体中,《华尔街日报》(该媒体3月14日曾对温家宝记者会进行网络博客文字直播)最早报道薄熙来被免职的消息,随后《彭博社》和《路透社》等相继转述中共官媒报道并予以评述。
CNN认为,温家宝14日回应王立军事件的一席话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成为对薄熙来命运的早期暗示。而中共官媒宣布的这一消息对薄熙来这一“两极化的人物”(polarizing figure)来说是一次“严重打击”(crippling blow),而他此前被视为是中共最高领导层职位的一大竞争者。
有些西方媒体现在对薄熙来的评价是“由果导因”,即从薄熙来遭免职予以评价,和先前评价稍有区别。
法新社和《华盛顿邮报》:薄熙来是一位“有领袖气质或魅力,但具有争议(the charismatic but controversial)”的中共领导人;《每日电讯报》和美联社:薄熙来是中共内部“最具雄心且异常受瞩目”(most highly ambitious and unusually flamboyant)的官员之一;《纽约时报》:性急(brash)的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职位是“(王立军)丑闻终结薄熙来政治雄心”的肯定迹象(unmistakable sign)。《卫报》甚至评价薄熙来是一位非常容易“造成不和”(divisive)的人物。
另外,西方媒体认识各异,有的凸显十八大,有的注重接替者为“副总理”,有的则强调“王立军事件的影响”,这从“各种标题”就可见一斑。
路透社:中共高层竞争者薄熙来被解除职位
美联社:王立军事件后,薄熙来遭解职
彭博社:中共调查后,薄熙来被撤销(axed)重庆市委书记职位
CNN:中国副总理接替四面楚歌的(embattled)重庆市委书记
CNN:丑闻发生后中国撤销(axe)薄熙来重庆市官职
BBC:中国政界要员(leading politician)被解除职务
《卫报》:中国“罢黜”(ousts)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纽约时报》:自命不凡(upstart)的中国领导人被罢黜
《华盛顿邮报》:中共高层震荡(shakeup),薄熙来被解雇
《华尔街日报》:为薄熙来的离开喝彩(cheer)
《悉尼先驱晨报》:中共政治丑闻“沸溢”,红色运动复兴领袖薄熙来被解雇
《每日电讯报》:中国最具权势(most powerful)的政治家之一被解雇(sacked)
《每日电讯报》:中共高层领导人薄熙来被批1天后遭免职(purged)
《福克斯新闻网》:中共在政治庇护丑闻中替换高层政治人物
另外,西方媒体只是简要关注了替代薄熙来的张德江,大多注重张德江在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学习的经历和其经济才能。
《金融时报》称张德江为“曾在朝鲜学习的经济学家”。《每日电讯报》称,张德江是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曾在浙江和广东等地主政多年。
对于薄熙来仕途走向,《华尔街日报》称,目前看来,尽管薄熙来可能仍然留在政治局(新华社声明也未提及接触其政治局委员职位),但他的政治生涯实际上结束了。路透社引述北京学者话称,从薄熙来被“突然免职”(abrupt removal)可以看出,他有可能保留某种职位直至今年十八大,但是,他得到升迁的机会已经没有。而且,现在看,温家宝14日的讲话代表了中共高层的集体观点:薄熙来需要离开。这将影响十八大领导政治,因为谁将会当选十八大常委有出现新的不确定性。
BBC称,薄熙来被解职正好是今年中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第二天,在两会期间,薄熙来有时缺席会议则引发他未来仕途的猜测。后来,薄熙来告诉记者,对王立军事件,他自己也没有想到,非常意外,他用人不察。
《时代周刊》称,中国政治在最佳时期是朦胧的,但是薄熙来被免职正值中共领导层更迭这一敏感期,因为这段时期中共更神秘,决策往往都是幕后的。但王立军事件却将这种幕后操纵公开化。
《金融时报》引述消息人士话称,目前尚不清楚薄熙来是否被拘押,但是,他的解职实际上已经终结了其政治生涯。不过,《纽约时报》少有的一篇报道则冷静地认为,没有新的任命被宣布前,薄熙来政治仕途仍然有可能继续下去。
《纽约时报》称,薄熙来这位“个高、有领袖魅力且非常爱讲话”(Tall, charismatic and unusually loquacious)的中共官员因其父亲薄一波而处于仕途升迁的最有利位置,但中共中央解除他的重庆官职则“终止了薄熙来的升迁及其政治雄心(halted his rise and put an end to his political ambition)”。
此前分析认为,由于薄熙来目前不涉及“贪腐”等所谓的“撞红线”问题,但受王立军事件的影响,其政治仕途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软着陆”,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的大门已经向他关闭,但仍会保留一定的名誉职务。此前新闻认为对薄熙来的软着陆可能会是“王乐泉模式”,但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同样是软着陆,“杨白冰模式”更有可能。这两种模式本质上看是相同的,但“王乐泉模式”的处理结果相对“轻”些,而参照“杨白冰模式”处理,其结果要较重。
杨白冰曾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担任过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委等职。他在1992年的一次军事夺权事件中,被认为背着江泽民召开军委会议,欲架空当时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杨白冰后被邓小平下令解除当时的具体工作,不再管任何具体事物,只保留军委委员职务。杨白冰1993年正式退役,颐养天年至今。他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弟弟,兄弟俩被坊间称为中共的“杨家将”。
中国问题分析师认为,从中共该决定可以发现,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的相关职务,但在党内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得以保留。可以解读为,现在免去薄熙来的具体工作,保留党内政治职务,等待具体工作安排。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京城盛传国母艳闻 一尊震怒 |
2 | 出大事了?地方大员悉数赴京 |
3 | 真实地位曝光 他和习平起平坐 |
4 | 起底马兴瑞与彭丽媛的真实关系 超乎你的想 |
5 | 曝川普这样推习下台 美前外交官:继任者对美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新爆料:秦刚最终没能熬过… |
2 | 北京突传重磅消息 |
3 | 京城盛传国母艳闻 一尊震怒 |
4 | 不是习,中南海突传重大人事变动 |
5 | 一张照片证明李强真实地位 |
6 | 确据:这四大势力合流了 |
7 | 出大事了?地方大员悉数赴京 |
8 | 真实地位曝光 他和习平起平坐 |
9 | 送到医院已死 李克强或死于水中电击 |
10 | 重磅!美领馆:所有在美中国公民尽快完成登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2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3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4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5 | 不低头的硬汉! 怀念北京大学 | 甲申秋立 |
6 | 沈巍, 从社会大学毕业的流浪 | 长弓三好 |
7 | 榨干了最后一块铜板,够狠够缺 | 席琳 |
8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9 | 埃及成为了中共国新的洗厂地热 | 山蛟龙 |
10 | 也说说润涛阎——犹如毕加索 | 阿妞不牛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灯签字笔特赦无效.FBI彻查三 | 木秀于林 |
2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3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4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5 | 也说说润涛阎——犹如毕加索 | 阿妞不牛 |
6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
7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8 | 圣经里的神迹是科学的未知还是 | 安博 |
9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10 | 落叶不归 心安在? | 文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