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下台后,台湾的政界、财经界与新闻界都引发不少震撼。来台的大陆访客飢渴地蒐集相关报道,公开或私下与大陆其他访台者或台湾朋友交换讯息,台商企业则派出高层前往重庆,媒体更像炸了锅一样跟各种小道消息穷追勐打。一件20多年来最大、扑朔迷离的大陆政治风波,让台湾人再度感受到大陆对台湾的巨大影响。
前两年络绎于途的大陆来台考察团与交流团,到去年底几乎完全停了。年初的总统大选一结束,各种大陆团重新启动,最近已有不少小规模的团体陆续抵达。而最近的来客与过往最大的差别,是在于主客之间的话题已不是台湾总统选举,而是大陆的政治斗争。访客如飢似渴地阅读台湾媒体报道,同时也频繁地向接待人员或其他大陆访客打听消息,受宴请时甚至端红酒直言:「今天是『大口喝薄酒莱(一种葡萄酒名),大声谈论薄熙来』。」
许多大陆访客都表示,薄案影响极大,虽然现在微博盛行,但仍有实名制与敏感词的问题,大陆媒体对薄案的报道也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很关注港台与外国媒体的报道。尤其台湾政治气氛开放,让访客更乐于谈论,在餐桌上主导话题的,已不是台湾的主人,而是争相发表看法的客人。
台湾媒体对薄案这种高层政治斗争一向是瞎猜成分居多,平面媒体还会凭经验紧跟香港传媒或网络信息,电子媒体就完全把事件当峰迴路转的八卦剧目来演出。有些过去曾高声赞扬薄熙来如何特立独行、政绩卓着的政论节目,话锋立即转向评论薄熙来如何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紧抱中共当权派大腿作风丝毫不动摇。
大陆台商应是薄案发生以来最担忧的一群,尤其是近年大量前往重庆投资的企业,其中笔记型电脑厂商最多,笔电大厂宏碁负责人王振堂立即飞往重庆「与当地领导人沟通」,广达、仁宝也派出高层了解状。对于一向最爱与中共官员称兄道弟、耳鬓厮磨的台湾商人而言,经过薄案的震撼教育,至少应学会避免过度涉入政治斗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