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吴敬琏预言改革分水岭 十八大换届迎转机

www.creaders.net | 2012-03-25 22:10:1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是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换届之年,换届后有可能出现全面推进改革的新形势。”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中山大学举行的首届岭南论坛上表示。这是学界继两会之后就改革问题发出的又一预言。其实,早在温家宝总理人代会倡言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前,社会各界就此展开的争论就已不可胜数。

  吴敬琏首先肯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指出上世纪末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诸多不完善之处。吴敬琏解释说,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市场自由竞争的价格能够反映供求价格,引导资源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按照这个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框架还有很大缺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过多,国有经济规模仍太大,相当部分企业还具有行政赋予的垄断权。

  2003年,党和政府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重要方面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执行得并不好,有多种原因。其中,很明显的原因是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涉及到政府官员的利益。一方面要损害官员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缺乏改革的动力,所以改革也随之放缓。

  改革放慢脚步造成的问题是,政府干预市场,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面临困难。但吴敬琏强调,中国改革从来是在危机压力下上下一心采取的措施,现阶段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形成新的改革共识,推动改革的前进。改革的目标模式在逐渐被一些人遗忘,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都是经济改革的结果,认为改革被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误导了,于是就出现了强化政府、强化国企的现象,出现了以强势政府为特点的中国模式。

  此外,还存在一种改革声音,即改变当前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私营部门“夹缝求生”的格局,也有人将中国改革的主要阻力归于既得利益团体。而随着关涉改革的“花边新闻”的不断涌现,如“韩三篇”,柳传志“一人一票”论等,深度改革似乎成了人人口中有却难以跃过去的一道坎儿。

  可见,中国需要改革已成共识,方向却并不明晰。温家宝发出的警告,及其对薄熙来政治道路的批判,对二次“文革”的担忧不无道理。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诸多经济自由和社会自由,如果没有安稳的国内政治做“后盾”,恐将不经意间“流产”,中国进一步前进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得渺茫与暗淡。

  姑且不论阻力“祸源”,一个显在的事实是,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就越大。简言之,改革越到最后越难改。随着改革“战线”的拉长,中共还需有效规避改革疲劳症的端倪。在官方和民间齐声呐喊唿吁之际,如果决策层顺应民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将产生两个结果:其一是凭借“一鼓作气”达到预期改革目的;其二是因缺乏对风险的预估和抵抗能力而出现减速甚至停滞。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改革从总体上开来还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只不过速度略显不同而已。

   0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