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三十年磨一剑?温家宝最后一舞(组图)

www.creaders.net | 2012-04-09 00:11:02  看中国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久将卸任的温家宝最近音量越来越高,“异动”频频:三月中,他在两会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警告说,文革悲剧可能会重演,除非紧急进行政治改革,并剑指薄熙来及其“重庆模式”;四月初,在南方视察时发表讲话称,四大国有银行权力太大,应打破垄断。最近,网上还盛传温家宝多次在内部提议“平反六四”。

  以致有外媒惊唿:温家宝最近是怎么了?如果温家宝如批评者所言,是中国的“影帝”,那么他是否正把最精彩的一幕留到最后?

  没有强大政治靠山的温家宝,是中共政坛的一个异数。他父母都是普通教师。1960年,温家宝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68年到甘肃省地质局任技术员,逐步升至副局长;1982年从甘肃上调中央。隔年,在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大量选拔年轻干部出任副部长的热潮中,41岁的温家宝被任命为地质矿产部副部长。

  1985年,温家宝再获胡耀邦提拔,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简称“中办”)第一副主任,一年后晋升主任。中办是中共中央的神经中枢,负责处理党政核心文件和安排主要领导人活动。中办主任的实际地位高于一般部长。温家宝在此职位上一呆七年,是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大管家”,但他这两名老上司,虽官至中共总书记,皆因思想开明,遭中共“废位”。

  图:胡耀邦(右三)和温家宝(右一)

  1982年至1987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是改革开放早期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具体执行者,1987年被指责反对自由化不力而被迫辞职。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辞世,民众对他的追悼演变成全国性学潮,最终形成六四事件。

  1980年至1987年任国务院总理、1987年至1989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在任期间是中共改革派重要领袖之一。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提出进行政治改革,打击腐败,曾一度被认为是邓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六四事件中,赵紫阳因同情学生,反对武力镇压,招致邓小平等中共元老们的不满,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终身囚徒”,直至2005年逝世。

  图:1989年5月19日凌晨,时任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拿话筒者)到天安门广场探望绝食学生,在赵紫阳身后的是温家宝(右二)。赵紫阳探望学生后,拒绝参加当天宣布戒严的大会,请假三天。

  迄今为止,温家宝政治生涯中最经典一幕发生在1989年5月19日凌晨,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探望绝食学生。现场一张照片显示,当时站在赵紫阳肩膀后面的人,就是温家宝。

  当时,普通民众对胡耀邦和赵紫阳的评价积极。但六四之后,由于涉及敏感,大陆传媒对二人鲜有提及,历史教科书至今甚至只字不提,造成记忆缺失和历史断层。

  2005年1月17日,赵紫阳在北京医院逝世。新华网只用了54个字,发布赵紫阳逝世消息。期间,未见报道说温家宝看望过病重的赵紫阳。

  但2010年,温家宝发表了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引起海内外舆论诸般“解读”和“遐想”。文章中温家宝用略带伤感的笔调,回忆了与胡耀邦一起工作的日子,并称“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南方周末》评论该文称,作为一国总理,温家宝以个人名义,撰文纪念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且文章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报 《人民日报》显着位置,发表时间4月15日也只是胡耀邦逝世21周年纪念日(并非逢十逢五的周年忌日),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要素组合。

  JOHN GARNAUT在其“温家宝的复仇”一文中称,胡耀邦在1987年被清除后很大程度上仍被官方所粉饰,原因在于胡耀邦没有公开挑战党。他的支持者,包括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他们四人在春节期间都会定期走访胡耀邦家,但他们当中只有温家宝公开继承了胡耀邦的政治遗产。

  胡耀邦最小的儿子胡德华,一个月前在中国媒体采访时罕见地阐述说:“我的父亲和邓小平之间的区别是:邓小平要拯救党;我的父亲想救的是人,普通的老百姓”。

  图:2012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温家宝抵达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图片:路透社)

  今年是温家宝进入中央第30个年头。3月14日,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召开面对中外记者的新闻会。他在开场白中说:“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并说“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他在一万多字的问答中,33次提到“人民”一词,14次提到“国家”,没有一次提到“共产党”这个词,“党”这个词字只用了5次,一次是提到粉碎 “四人帮”时说“我们党”,一次是“党员”,一次是“党的政策”,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次是“党的基本路线”。这跟以往讲话大有不同。

  JOHN GARNAUT在其“温家宝的复仇”一文中称,温家宝将薄熙来的下台视为一个能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契机,但党内的权斗使他举步维艰。而温家宝转向中国的普通公众,部分原因是在中共内部进行改革的道路已被堵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温家宝在引导公众去给一项欠缺公正的(中共)体制施压,而该体制正是他毕生为之奋斗,最终却无所适从的政党所造成的。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