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中国权势家族的薄熙来垮台,是否反映中共传统的幕后政治运作压倒了进行实际公开辩论的可能性?薄熙来事件引发的各种传言,是否有意掩饰他倒台的事实真相?也就是党内亟于遏制它从上到下的新自由经济成长模式引起辩论,并引发宫廷政变?
「纽约时报」报导说,中国着名的左倾政治理论家汪晖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他的看法很重要,因为它们从薄案发生后迅速遭到政府压制的左派观点,剖析这个事件引起的关切。
汪晖表示,薄案充满野心、暗杀、贪慾的公开戏码,实际上是刻意营造的政治演出,企图同时点出和遮掩真相,用耸人听闻的细节迷惑全世界,藉此转移大众对实际情况的注意力。他说,很多传言后来证明确有其事,反映精心策画发布的讯息真假交错,可能永远无法确定其来源。
汪晖宣称,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能否迈向较开放的政治体系,满足社会对公开真相的要求,还是继续让幕后政治运作控制真相。
他说,虽然本案主要关系人已遭拘禁数周,甚至数月,可是政府公布的有限资讯,与它做成的政治决定的严重性,仍有极大的差距,导致流言四起。
他表示,这是中国一向的做法,重要角色与外界断绝连系,政府根据政治需要选择(或捏造)消息,并根据同样的考量决定发布消息的管道,以维持操作和控制空间。
汪晖说,迹象显示这套做法已超越国界,反映当今全球化的资讯环境。在中国出现的谣言很快就出口到西方,再经海外华人以及外国媒体和网路消息传回国内。但是,很多谣言后来证明确有其事,反映精心策画发布的真假交错信息,而其来源可能永远无法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