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孔子学院躺着也中枪 中国媒体“同仇敌忾”

www.creaders.net | 2012-05-27 22:21:52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从美国国务院单方“叫停”到重新修正后的“正名”前后不到10天时间里,中国媒体围绕孔子“躺着中枪”的事实频现“同仇敌忾”姿态,各类评说和猜测此起彼伏,中共党报和官媒也再次将美国抹黑中国的阴谋摆上了台面。相较于美国人权报告指责中国人权状况“恶化”的论调,此番中国媒体“一刀切”斥责美国的做法,显得有些尴尬。

  美国务院单方面“叫停”孔子学院的消息传出后,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25日发表题为《“喊停”孔子学院是不负责任的单方面》文章,严厉斥责了美方突然间打下“叫停”闷棍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地搅事做法,同时表示,“美国社会确实存在一些政治势力,一直对孔子学院横加指责,不断抹黑孔子学院的教学活动”。而美国对汉语教学如此“神经衰弱”恰恰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与此同时,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也就美“发难”孔子学院的做法呈明了态度。新华社向全国媒体发出中国国家汉办的“遗憾”声明、“中美文化交流应为畅通‘双行线’”的唿吁,以及孔子学院总部的抱怨——“他们抱着一颗与美国人民友好的心去,却带着不受欢迎的伤痕归来,这对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是不是一种伤害呢?”。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则直接发出疑虑——“大家有时候也会觉得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对应的关系,这边中国刚开始依法清理‘三非’外国人,美国的媒体马上就出现了中国排华,而且是经济的压力等等,接着又有了孔子事件这样的事,可以直接产生联想吗,这个背景是什么?”

  一向善于在人权问题上发声且具有明显民粹色彩的中共官媒《环球时报》,也于25日发表题为《孔院教师若走人,美国学校最伤心》的社评,称汉语志愿者离开美国,首先受直接损失的是美方学校,而中方损失的只是文化传播。“这件事反映出,美方的文化自信没有中国人通常认为的那么高。孔子学院在美国推广汉语,顺便宣传中国文化,这让美国一些人感到了不安。而这样的警觉通常是文化弱势国家才有的。”这一论调和口气与《人民日报》不谋而合。

  除中共党报官媒外,《京华时报》、《新京报》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就此发声。其中,《京华时报》回顾历史强调了《孔子学院在欧美多次被“围剿”》的事实,《南方都市报》则用用老夫子画像和美国国旗占据半个头版,析因“突发难,为教学?为政治?”《新京报》除了直接在头版刊出汉办之反驳“美方提出对孔子学院进行资格认证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外,更是不惜笔墨使用三个内版,对孔子学院的“前世今生”进行了一番大梳理。

  不过,部分民间意见领袖根据海外报道和传言,指责孔子学院成为“权贵子女洗钱平台”,或者“人浮于事”、“浪费纳税人钱财”。这种与中国媒体“竞折腰”姿态不同的声音却难得一见。

  此前,中国门户网站——网易,曾围绕孔子学院一事发布名为《赶走孔子学院教师?不合规产品就该退货》的专题,但很快也惨遭下线。从专题内容不难看出,编辑们显然对“政治势力在大选年刻意抹黑中国”的推论不以为然,强调“事实是,这次行动仅仅是美国对 J-1签证资质的清理以及对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规范,通过孔子学院在美国长期违规工作的中国汉语教师们只不过是集体‘中招’。”在结语出,嘲讽和调侃意味颇浓——“那些美国政治抹黑、中国文化入侵、意识形态控制的口水都省省吧。就事论事,一个中国人跑到你家说可以教孩子学中文,虽然乐于助人愿望良好,虽然中国风红遍全球,你不还是得看看他有没有资格证书,能不能教得好?就算一时激动忘了,回过神也有清理无证人员的自由吧。”

  于是,网易现在的处理方法变成了用首页头条推荐最新动态,“美方称将重发指令尽量不让中国教师离境”:“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举措并非专门针对孔子学院,奥巴马政府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这不是孔子学院或中国模式的问题,仅是一个监管问题’。”

  虽然此次孔子学院问题上,美国方面表现欠佳,前后态度的大逆转则更像是把中国“戏弄“了一番。不过,即便如此,中国媒体在中共官媒党报带领下的“竞折腰”并将所有的口水和矛头都指向美国的做法,还是有失风度之举。指责和谩骂之外,中国当局及媒体该反思的是,孔子学院发展至今,究竟有哪些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今天他国“文化殖民主义”及“文化间谍”的担忧。换言之,中国更需要从自身找问题,才能避免此类“乌龙”事件的再次发生。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