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江南案逼国民党 薄熙来案能逼中共政改?

www.creaders.net | 2012-06-11 10:05:32  新世纪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李成对《大事件》指出,有可能薄熙来、王立军事件与台湾的“江南案”一样,会是一个政治上的转折点。

\"\"  “江南案”发生于1984年10月15日:笔名“江南”的华裔美籍作家刘宜良在美国遭黑道份子刺杀身亡,当时,台湾竹联帮首任总堂主陈启礼率吴敦和董桂森二名杀手,找到住在加州的刘宜良,持左轮手枪朝刘宜良头部、胸部、腹部开枪。

  美国因自身公民遭国外情报机构派杀手到本土行刺而勃然大怒,台美关系紧张,美国当局要求台湾政府交出幕后元凶,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被爆为幕后主使者,时任总统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被指涉案甚深。

  1985年1月,蒋经国下令逮捕军事情报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等人,并取消国防部情报局。李成对《大事件》表示,“江南案”最终让蒋经国意识到,必须解决党禁、报禁的问题,因为国民党在此事件中已经失去道德的制高点,政府也必须进行政治上的改革。

  “台湾政治的转折点就是江南案,重庆事件可说比江南案严重得多,也许王立军和薄熙来事件,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所不同的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很多问题,而且谣言满天飞,所以中国最高领导层在处理这问题上有难度,但是,给人民一个交代是必须的。”李成说。

  薄熙来下台后,他一手打造的“重庆模式”能否继续?李成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重庆模式看作‘打黑唱红’,由于王立军和薄熙来事件,这个模式已经失去它的公信力和势头。”李成对《大事件》补充:虽然“唱红打黑”已经结束,但中国政治菁英不断寻找机会、不断出现自发性的政治宣传模式,这样的趋势不会改变。“地方领导人在政治上推销自己,寻找新的政策和方式,这种模式还只是刚开始。”

  薄熙来展开“唱红打黑后,便不断有人指中央高层对薄熙来的”文革“路线持否定立场,此次薄熙来被拉下马,难免有人揣测是否中央有人制造这一事件。李成则持不同看法:”薄熙来的失败不是中央决定的,更多的是这个戏剧性事件的发生,才造成重庆模式的失败。“

  马克思在1852年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写道:“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说都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笑剧出现。”李成对《大事件》表示,马克思的这段话用在重庆的唱红打黑上再贴切不过了,“唱红打黑”本身就是对法治、法律建设的蔑视,与历史的潮流相违背,“文革”第一次出现时是悲剧,第二次再出现就是笑剧。

  李成认为,王立军事件反映中国政治的游戏规则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多部门会将触手延伸至公众领域,寻求他们的支持,这些部门也会打出一些蛊惑人心的口号。而重庆的“打黑”本身是对法治的一个极大挑战,但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民主法治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中国的宪政建设。

  李成对《大事件》说,中国的政治改革不会停止不前,而是不断会有新的变化,并非一些人说的20、30年后才能见到转变。“我同意何频先生的观点,变化应该就在未来的10年,何频那本书(《可以确定的中国未来》,明镜出版社出版)写得非常好,社会变化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变化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变化了,人心也变化了,这是谁都阻拦不了的。”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