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烫手山芋”的说法究竟最先起源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现在还不清楚。但“烫手山芋”在中文里的另一种说法是,“豆腐掉在灰堆里,拍不得,打不得”。
山芋与豆腐
对中共最高当局来说,薄熙来确实是一个难以甩掉、又难以处理的难题。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将薄熙来案件比拟为中共手中的烫手山芋或拍打不得的豆腐,可以说是一种恰当的比喻,非常经得起推敲,甚至连中共自己也不得不默认、接受。
在世界媒体和许多中国人看来,自4月中旬以来,中共当局在全中国、全世界议论纷纷的薄熙来问题上保持了耐人寻味、令人生疑的沉默,这就足以证明山芋与豆腐的比喻恰到好处。
这对中共当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和严重性。从维护中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环球时报》在3月22日发表社评说:
“实际上全社会都在等待党中央的进一步权威声音。......我们也希望一些结论的形成能更快些。权威声音来得越快,社会就越清晰,公众也越踏实。在一些时候,速度的意义远远超过速度本身。”
自那时以来,又是将近三个月过去了。
中共在4月10日以神神秘秘的“涉嫌严重违纪”为理由宣布停止薄熙来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导致中国公众和国际媒体更加纳闷、更加好奇。但除此之外,《环球时报》社评所唿吁的“党中央的进一步权威声音”可谓千唿万唤不出来。
山芋与豆腐的另一层意义
对中共最高当局来说,薄熙来确实是一个难以甩掉又难以处理的难题,这种说法还有另一层意义,这就是,薄熙来本人是中共难以对付的难题,但薄熙来所牵涉的许多人和许多事也是中共难以对付、甚至是更难对付的难题。
借用上面引用的《环球时报》社评的句型来说就是,薄熙来的意义远远超过薄熙来其人本身。然而,中共控制下的中国媒体对薄熙来问题长时间保持沉默,中共控制下的互联网对网民谈论薄熙来的发言也竭力封杀、删除。
直到今天,人们在中国用户最多的微博网站新浪微博搜索“薄熙来”还是会被告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薄熙来’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对于“党中央”这种显然让社会煳涂、让公众不踏实(悬心)的做法,《环球时报》没有再发表社评。
中国媒体在薄熙来问题上集体失声或被失声,再次成全了外国媒体,再次给了外国媒体记者天空任鸟飞的大好机会,让外国记者得以尽情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刻苦,善于挖掘。
互联网控制曝光
要说聪明刻苦,《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多部田俊辅绝对要算一个。在薄熙来倒台之后,多部田俊辅多次前往重庆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他的最新挖掘成果,是薄熙来当政时的重庆当局为了打击敌手进行的秘密操作。
多部田俊辅6月7日发表的报道说的是,薄熙来在2007年就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之后不久推行所谓的打击犯罪团伙即“打黑”运动,重庆许多企业家被逮捕。来自北京的律师李庄为其中一位被告辩护,准备从被告遭受明显酷刑的角度出发,对被告的审讯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李庄随后被薄熙来领导下的重庆当局判为教唆伪证,被判刑1年半。
作为一个辩护律师,李庄在重庆如此被抓被审被判刑在中国法律界引起轩然大波,导致中国律师人人自危,也导致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
2009年12月28日,也就是在李庄庭审开始之前的两天,重庆市政府干部、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新华网重庆版、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重庆版、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巨头滕讯属下的大渝网、重庆市政府属下的华龙网等互联网业界高级干部举行秘密会议。
在该会议上,与会者商讨了如何制造有利于重庆市政府的互联网舆论,消除不利于重庆市政府的舆论,抢在海外媒体前头先发制人,发现哪个地区的不利于当局的评论特别多,就要投入公安、检查和司法力量进行消除。其中一个与会者还提出,要对会议保密;政府当局雇用的写手很多,需要充足资金,希望互联网业界和政府财政部门出资支持。
胜负仍在未定之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重庆政府和中国政府对李庄审判之际的舆论控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政府当局的计划得到了充分的实施。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种舆论控制遭到了重大的失败。中国政府的做法引发激烈反弹和强烈谴责,导致政府和政府控制的媒体声誉扫地。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多部田俊辅在报导的最后总结道:
“(当时的重庆市政府召集的秘密会议记录),恐怕一定会让日本读者吃惊。重庆市政府不仅跟警方、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协同运作、管制互联网舆论,而且还与互联网大公司配合,对舆论进行诱导。......然而,重庆市政府召开这样的秘密会议,也是因为政府不能完全管住互联网舆论。”
然后,多部田俊辅笔锋一转,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指出,薄熙来治下的重庆当局所暴露的中国当局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难以对付的难题:
“中国当局一直对报纸、电视、杂志进行管制,并以此来诱导舆论。然而,互联网的兴起导致形势大变。现在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的市民每个人都有了发送信息的能力,当局对舆论的管制变得不容易了。于是,中国的互联网动向受到注目。”
中国的另一面
薄熙来的倒台牵扯出中共不愿意让世人注意的中国互联网舆论控制难题。
近日来,所谓的薄熙来跟中国着名演员章子怡有性交易的传闻及官司,则呈现出中共不愿意让世人注意的中国另一面。
章子怡提出跟有关的新闻机构打官司成为国际新闻。但在此之前,美国着名网络新闻和评论杂志《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6月9日发表记者保罗·穆尼的分析报道,展示了让薄熙来和中共当局都哭笑不得的一种局面:
“中国影星章子怡跟倒台的中共强人薄熙来有性交易的传闻传出,一下子成为世界各地媒体的要闻。但在中国,很多人认为,这种私通关系只是从商活动的一部分,不值得大惊小怪。
“33岁的章子怡立即否认有关的谣传。谣传说,在2007年到2011年之间,她跟薄熙来发生10多次性关系,每次获得一百万美元的报酬。然而,业界内的消息来源对这类新闻也提出怀疑,说这位富裕的女演员没有什么必要要卖肉换钱。
“章子怡很可能是中共要彻底臭倒薄熙来的抹黑运动的最新牺牲品。薄熙来这位先前有权有势的太子党因违反党纪目前正在受到调查。他在今年3月被解除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的职务,一个月后再被停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职务。......近几个月来,有关薄熙来家庭的丑闻源源不断被泄露给西方媒体。泄漏者很可能是他的政治敌手。”
当年薄熙来可以肆无忌惮地动用政府资源抹黑对手。如今,显然另一拨人在动用政府资源来抹黑他。无论是谁抹黑谁,显然都是对中共形象的损害。然而,不愿意放弃舆论操纵和控制的中共当局显然不能解决薄熙来牵出的这个难题,不能脱出这种抹黑的黑洞。
中国的难题,世界的难题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必然会对全世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然而在中国,执政党、政府的公安、监察、司法部门、执政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以及互联网大公司可以秘密地联手合作对一个中国公民进行攻击,调动泰山压顶般的庞大人力物力资源,用于散布有利于执政党和政府的言论,打压不利于执政党和政府的言论;而执政党的一个高级官员涉嫌违法行为,也受到同样的待遇,并由此导致中国社会煳涂,中国公众提心吊胆。
当今中国的这种形势,让国际社会许多观察家感到担忧。6月10日,战略分析家布拉马·切兰尼在印度主要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发表的文章,可以说是这种担忧的典型:
“在中国等待政府高级领导人权力交接之际,中国似乎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的前途可能不是由其非常成功的经济来决定,而是由其混沌不透明的政治来决定。在领导班子交接之前,中国爆出恶性政治斗争,而官方的数字也显示农村地区的抗议事件跟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这一切都让人想到了这一点。薄熙来的倒台只是中国这种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的一个例子。”
战略分析家切兰尼由此提出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5种前景:
1)一切照旧,执政党党政军权力一把抓,对异议压得住(他认为这是一种最不可能出现的前景);
2)中国崩溃(他认为这也不太可能,毕竟中国不是前苏联,中国的维稳经费超过军费);
3)改革渐渐推行开来(他认为这也不太可能,因为接掌中国的太子党满脑子还是导致千百万人死亡、现在依然坚持镇压的老一套中共文化,不可能是改革者);
4)出现新的“文化革命,”当权者对体制内外的异议进行严酷的镇压;
5)中国军队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国家的实际主宰。
在提出了这五种前景之后,切兰尼这位战略分析家没有提出一个结论,或选择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前景。
换句话说,中国也是这位印度战略分析家手中的烫手山芋。
| 章子怡带俩娃日本追星 女儿像妈、儿子像爸 | 章子怡与汪峰的9岁女儿抚养权变更 |
| 章子怡带女儿阿那亚度假 穿紧身裤腿弯似五五分 | 章子怡新换了卷发年轻20岁 美得像换了个人 |
| 章子怡母女米兰逛商场,76岁妈妈穿搭时髦 | 章子怡出席活动,状态满分 |
| 章子怡新烫了卷发年轻18岁 美得像换了个人 | 章子怡又惹上麻烦!一条悼文, 被网民定罪 |
| 章子怡落泪坦言:若他当初娶我 绝不会嫁给汪峰 | 46岁章子怡头发花白认不出 带女儿购物被偶遇 |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2 | 注意: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重磅政策 |
| 3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4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6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7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8 | 重磅炸弹!何卫东军事法庭自辩书曝光 |
| 9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10 | 这个巨大的危险逼近,竟无人知晓!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