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派系有斗争有妥协
总结经验开新局
从制度归纳法观察中共人事,当然相对要科学得多,也比较有说服力。这种研究,无需假设中共党内政治运作已经制度化,只是从以往的习惯性整理出某些脉络,以为观察、预测的依据;然而,归纳法本身是无法因应未来的变化。所以,如果「十八大」的政治局常委由9人转为7人的话,自然就超出了现今归纳法的研究;不过归纳法仍不失为我们研究中共党内人事布局的有效工具,只是必须加入新的变数:
第一、中共高层在换届之际,对现行制度运作的反省。第二、当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未来的形式判断。前者是在中共党内在革命时代,就一直存在的传统,也就是在某一个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之后,会对政策执行的优劣成败,作出严肃的「总结」,以供下一步行动的参考;由是观之,常委的人数从「十六大」增为九人以来,己经实行了两届10年,这样的「集体领导」运作是否顺畅,是否符合当代及未来的需要,其优缺点如何?当然有检讨的必要。
集体智慧解难局
如果从分工合理,运行顺畅的角度来看,七人比九人更合理,因为把意识形态从整体的党务工作中分开,形成了在思想、资讯领域的双头马车的困境。把政法委的工作单独运行,形成与纪检委工作的重叠,而且有后遗症。如果中共中央得出这样的总结,则「十八大」的政治局常委人数必然有所变化。
其次是中共中央对未来大陆的总体环境的研判,一般判断,未来的形势不论是经济发展,区域安全,周边情势,中美外交或内部稳定各各面向,都不容乐观,但具体的变化为何,无人料知,能够操之在己的就是建构一个团结、和谐、合作的中共领导班子,以集体的智慧因应难局,
需符合未来需要
这样一来胡、温、习等人,就必须从面对未来10年、20年的困难,组建一个「团结、和谐、合作」的集体领导,进入这个领导班子,就必须一方面有才能因应未来的变局,另一方面必须能与习、李密切合作,如果新的领导班子内部,彼此存在心结,彼此不服,可以想见中共统治的前途必然多舛。
我们在预测「十八大」的领导时,除了从制度归纳、派系运作或内部信息外,还必须重视中共的政策总结和未来需要,才能作出相对准确率高的预测。
(作者为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