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海南三沙7月29日专电题:美哉,我们的南沙勇哉,我们的渔民
——跟着渔船去南沙微直播全记录
南沙的海:美得让人流泪
@ 航海日志:7月13日,起航后第一个清晨。“日出,日出。”一大早,就被嘈杂的声音吵醒。太阳在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日出、日落是南海天气“狰狞”与美丽并存的最好例证。波涛汹涌、云开雾散,常常在同一个画面出现。渔船在朝晖夕阴中,多了一层朦胧和神秘。
记者抱起渔民在白天休息时间钓到的一条重达40斤的鱼,拍照留念。旁边地上还有一条81斤的鱼,只是一个人扛不起来。
@新华社中国网事:南沙的海色彩斑斓。在靠近礁石的区域,海水清可见底,透着淡淡的绿色,与附近深蓝色的海水相互辉映。一条条飞鱼在海面上窜起,飞一会儿,然后一头栽进水中。@小格儿:南沙的海碧蓝得让人想流泪。
@航海日志:难熬的前三天,船晃得非常厉害,人走在船上似乎在“飘”。船上的饭菜总是那三菜一汤,晕船反应较大的人一点儿都吃不下,至多喝点儿水,然后就躺着,吐着。@船员:吐出去的东西比吃掉的东西还多。
@新华社中国网事:白天,船上的五星红旗一直在朝着三亚的方向随风飘扬,几只海鸟盘旋在船只上空,久久不愿离去。夜里,灯光照射范围外,海面上一片漆黑,远处闪烁着同行渔船船队的灯光,与闪闪的星光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新华社中国网事:大海仿若一个蓝色的巨型水球,而船队则是水球上的几叶“浮萍”。举目四望找不到一点边际,数百吨位,甚至上千吨位的渔船都显得极其渺小。
@航海日志:7月15日,南沙,我们来了。下午15时,在船上可以远远望见南沙永暑礁高脚屋的轮廓。16时,顺利抵达南沙永暑礁附近海域。船员们一改4天3夜以来的辛劳疲倦,兴奋非常,仿佛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李静lj:美丽的南沙,心中的神秘之岛。
@ 新华社中国网事:南沙群岛位于中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大量的海鸟栖息在南沙群岛海域,在各岛礁留下了大量的鸟粪。千百年来的积累,有的岛礁鸟粪层厚度甚至超过了一米,储量十分丰富。南沙群岛岛礁的鸟粪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氮、磷、钙质以及硝酸盐等,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肥料。@南疆之恋:这么多宝贝,进一步开发南海势在必行。
南沙的船:壮哉!勇哉!
@新华社中国网事:前往南沙捕捞的30艘渔船之中,有1艘3000吨的综合补给船,为捕捞船队提供油、水、冰、鱼货收购等服务,兼负指挥船职能,29艘140吨以上的钢质船,这是海南省历年来最大规模的捕捞活动之一。@熏衣草mm:壮哉,勇哉,我们的船队!
@新华社中国网事:船队中一些渔船造价三四百万,装备了海图、导航仪、雷达、探鱼机、单边带、对讲机、北斗星通等设备,完全具备了外海捕捞的硬件要求。@美丽之鱼:需要对渔船加大补贴,升级改造硬件,保证外海捕捞。
@三亚海洋局局长章华忠:此次捕鱼活动主要是到我国传统的渔场,也就是南沙中部地区。过去个别渔民“三五成群”,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对抗击自然灾害和国外抓扣很不利。
@新华社中国网事:此举也被外界认为是民间力量开始参与南海维权的一个重大举措。海南三亚等地日渐发展壮大的渔业专业合作社正在为民间力量参与南海维权提供内生力量。
@ 航海日志:“注意,前发出现越南渔船。”船队出发首日晚上,船队就“遭遇”了一支庞大的越南渔船船队。据当晚值班大副介绍,仅在视野范围内,至少有40只渔船,而那片海域正是中国伏季休渔令禁止捕鱼的区域。@船员:越南渔船在中国海域捕鱼,中国渔民碰见后,还得绕着走,总觉得有些窝囊。
@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在南沙永暑礁登上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渔政310”船采访了解到,这艘造价上亿元人民币的渔政船是我国目前渔政系统船舶中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的渔政船,渔政有效管理覆盖面大幅扩大。@老西儿艾瑞:这才是人民的渔政船!@Elena_Liu2011:“美丽富饶的海岛要欣赏也要好好地去保护!”
南沙的鱼:一个人扛不起来
@航海日志:“现在开始抛网捕鱼。”16日21时40分,“琼三亚11181船”船长林李金一声令下,水手们迅速穿上水裤,赤着脚光着膀子,开始撒网。伴随“哐当、哐当”的响声,铁绳拖着渔网一端沉入海底,围城一个“密不透鱼”的大网。
@新华社中国网事: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灯光照射后,一艘小艇从渔船上缓缓放下。随着一位水手在小艇上亮起灯光,林李金迅速推下渔船电闸开关,周围的渔船顿时黑了下来。“整个区域只有小艇周边亮着,方便吸引鱼群,渔船便可以抛网围捕了。”@叮当儿:原来灯光渔船围网捕捞是这个原理啊。
@渔民:收网比较耗费时间,一般需要2-3个小时。随着海面上的浮子围城的圈逐渐缩小,紧张的收网工作也接近尾声。@林李金:打渔从来都是靠天吃饭的,天气、运气、渔场资源这些都至关重要,并非下网就有鱼那么简单。
@ 新华社中国网事:渔民们白天休息,晚上作业。间隙,拿出自制的鱼钩,开始等着鱼儿上钩,有的渔民收获还真不小。记者抱起一条重达40斤的鱼拍照留念。旁边地上还有一条81斤的鱼,只是一个人扛不起来。@霹雳马甲:“好新鲜的鱼啊,能供应到全国市场么?吃南沙鱼,支持我们的渔民!”
南沙的人:你们是英雄!
@航海日志:在一艘渔船18名水手中,有3名女性随船出海,撒网捕鱼,同男人们一样。@高鹏:渔民最勇敢,但也冒着生命危险。
@新华社中国网事:南沙这两天正遭遇着九级大风,正在南沙捕鱼的海南船队不得不绕道前往美济礁避风。阳光直射下的南沙美济礁礁盘附近的海水,清可见底,层叠的色彩绚烂夺目,如同一个世外桃源。
@ 黄朝彬:“这里的海水干净,没有污染,是最好的养殖场所。”“琼京太渔01号船”船长黄朝彬带着记者前往美济礁渔排养殖所在海域。远远望去,一排排塑料网箱渔排漂在海面上,随着海浪涌动,充满韵律感。几米开外,即可看到色彩斑斓的鱼在跳跃。这片渔排是首个提出在南沙养殖、今年已78岁的林载亮的“地盘”。
@ 新华社中国网事:林载亮2007年带领闯荡大海20多年的张东海等十多名渔民来到这里“开垦”养殖。不幸的是,当年底,他们遭遇了12级、最大风速16级的台风“海贝斯”,9人遇难,网箱渔排全部被毁,造成数百万元经济损失。@黄朝彬:“这是美济礁百年不遇的天灾,让他们遇上了。”
@南沙 “耕海者”:林载亮的侄孙林圣平就是当年幸存下来的一位养殖渔民。@林圣平:“我当时抓着渔排,从北纬9°54′漂到了北纬12°才被过往渔船救了起来,差点没命。”南沙养殖条件好、利润高,但这里远离大陆、海况复杂,受天气影响很大,风险自然也大,遇到灾害血本无归,但我们总希望能以丰补歉。@伊水之滨:我们海洋国土靠的就是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的渔民来体现的,早该护渔了。
@记者手记:在网箱不远处的礁盘上,记者看到立着的一座花岗岩纪念碑,上面刻着“中国南沙美济礁养殖遇难者纪念碑”字样。黄朝彬说,这块碑是渔民们2009年5月30日为纪念2007年底在那场台风中遇难的9名渔民兄弟立的。在美济礁上有12名渔民常年生产生活。他们说,要和这块纪念碑一起,守着南沙,守着美济礁。@之味人生:保卫南疆,你们是英雄!
@航海日志:截至7月29日,前后历时18天,船队经过路线依次为三亚、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最后返回三亚。
美哉,南沙!壮哉,南沙人!我们的南沙,我们的美丽海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2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开会 |
3 | 老照片:1946年北京通县,农村人的生活令人 |
4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5 | 1989再现,一场大危机正在来临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百年民运为何总是失败? | 施化 |
2 | 习近平“刀口向内” 打落牙和 | 胡亥 |
3 | 琼瑶为什么要自杀? | 乐维 |
4 | 专业京剧直播第一人-任思媛: | 玉质 |
5 | 为什么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好听 | 弓长贝占郎 |
6 | 高瞻:川普“对意识形态问题不 | 万维网友来 |
7 | 2025年,人民币贬值 | 中国社会经 |
8 | 也谈中国成飞六代机 | 弓长贝占郎 |
9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10 | 民主党2024败选的直接原因 | 海阔_天空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