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下,中国对于因钓鱼台争议是否应持续私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乃至商务部与外交部等部会间,已产生不同意见。地方官员与商务部有官员认为,扞卫中国在钓鱼台主权乃天经地义,但应采取政经分离,持续透过谈判,否则日资拂袖而去,最终损害的还是当地的经济及就业。
大陆最新一期《财经》报导,据统计,目前日本在陆企业约两万家,其中有不少是中日合资,影响大陆就业人口近千万人。不少大陆地方政府齐声对「抵制日货」发出反对声浪。一名山东青岛市商务局官员坦言,青岛近年以打造中日韩经济合作区为目标,他很担心计画因此生变。
熟悉中日关系的专家表示,过去中日在政治、外交和历史问题上也不时有争议或摩擦,但仍是「政冷经热」的状态。不过此次钓岛主权之争,却有「政冷经冷」趋势,中日关系的基石开始动摇。
一名大陆贸易人士也说,中日合资情况很多,已建立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现在「根本很难分辨什么是日本制造,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抵制日货」,不分青红皂白地抵制日货,最先倒下的可能是大陆制造业。
中国外交部虽力主对日打经济牌,但中国商务部资料显示,大陆对日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显示大陆对日本产品的需求较大。且日本出口大陆的货品,以中高端、不容易找到替代货源的产品较多;但大陆出口日本的产品,却以替代性高的中低端制造品比例较大。
许多大陆经贸学者唿吁,面对全球经济衰煺困境,中日韩应加速启动FTA贸易谈判,认为叁国唯有深化合作才能找到经济突破口,其中最关键的是中日之间的互信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