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样的回顾,在民间已经基本上凝聚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改革已死。
首先,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进程,当初打出旗号:在社会上,通过少数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通过国有企业和所有制的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转换,建立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当然,当时也有通过党政分开的尝试,调整执政党的统治方式,进一步巩固中共的领导的企图心。总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性的社会转型。
然而到了今天,所谓的经济改革,已经成为权贵集团和利益集团集体瓜分国有资产的过程;总体经济确实有增长,但是增长的利益分配过程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共同富裕的理想已经被贫富差距的现实取代,而所有制的调整反倒扩张了官员寻租的空间。改革走到今天,只有经济方面的单兵突进,政治改革不进反煺,执政党的合法性不仅没有加强,反而在流失中。
叁十五年下来,除国家(或者说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垄断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得以加强外,改革不仅没有达到当初所设想的效果,反而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当初那个改革,已经死了。
其次,当初改革能够开展起来,是靠国家力量与民间自发力量的合作与互信。若没有安徽小岗村农民冒着生命危险自行分田到户,没有安徽省委对农民自发行为的默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不可能推动起来。1984年国庆阅兵仪式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打出「小平你好」的旗帜,典型代表了人民对改革的拥护。那是中国改革的黄金时期。改革如果要进一步深化,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最基本的条件。
国家社会缺乏互信
但现在人民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普遍不信任,他们宁寄望虚无缥缈的中央政府,也不愿相信地方政府的改革动机;同时,政府对人民也不信任,动辄把人民的不满理解为对于制度的挑战,甚至把群体事件动辄联系到「与境外势力勾结」上去。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不信任,已经到了心理上的对抗程度。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缺乏互信关系,怎么可能进行改革?又如何能得到人民的拥护?而缺少人民拥护的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最近几年,胡温的统治已经全面转向「维稳」。我们知道,任何改革,都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这都是对于过去的所谓「稳定」的挑战,也都势必会引起某种程度的不稳定。维稳与改革,存在着内在冲突。
「维稳」这个政策目标的提出,就证实了:改革已死。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川普拍了习近平两下:这不好 |
| 2 | 李尚福判决书流出 习矛头直指张又侠 |
| 3 | 时日无多… 北京绝不敢说的真相 |
| 4 | 习四中后首露面细节惊人 |
| 5 | 威武 川习会中国随扈小跑步追车保护习近平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宣传系统失控 习奇耻大辱曝光 |
| 2 | 被“被旅游”的高瑜:军队出大事了 |
| 3 | 川普重大宣布:中国“连我们的车尾灯都看不 |
| 4 | 川普拍了习近平两下:这不好 |
| 5 | 11月起,中国可能迎来5大降价潮 |
| 6 | 李尚福判决书流出 习矛头直指张又侠 |
| 7 | 时日无多… 北京绝不敢说的真相 |
| 8 | 骂到点子上了 日本华裔议员炮轰习视频疯传 |
| 9 | 川习会前,北京收到噩耗 |
| 10 | 川普“口误”,将掀起惊涛骇浪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