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研究》杂志第九期发文:《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其中谈到银行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时说:中国除了工、农、中、建、交等大型银行,还有数百家各种类型的中小商业银行,还不包括2000多家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因此说银行业垄断恐怕站不住脚。他还说,目前银行业盈利能力较强、利润较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背后有一些原因,但显然不是垄断造成的。
这和今年4月温家宝在南方调研时的讲法大相径庭。温家宝在谈到融资成本时,是说:“其实我这里坦率地讲,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家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根本来讲,就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
原来,温家宝所言“统一思想”并不包括身为央行行长的中央委员周小川。说起银行业,它是一个不直接创造财富,提供中间产品,通过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行业。然而,今年一季度,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惟银行股一支独秀,获利将近一半。想一想,实体经济不振,银行业高增长,以至于有的银行行长说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了,这样的旱涝保守是如何可能的?中国银行业是高度行政垄断行业,其高福利并非来自经营有方而是依靠垄断利润,这本是不言自明。然而,周小川罔顾事实,为什么?是基于他的认知、利益,还是政治?在金融当局,持周小川观点的并非独一无二。两年前,在一个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就说:银行业除了四大银行以外,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尽管不能说竞争非常充分,但是不能说是垄断的。”
周小川的论证和陈副行长的论证如出一辙。如果说建行行长代表商业银行的自身利益,希望维持其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的话,那么,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为职责的央行行长怎么也会偏向国有大银行?违背其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责立场呢?继而需要追问的是,当行长(部长)和总理意见相左时,事关银行业的政策决策由谁来拍板,又是听取谁的咨询意见?显然,财金当局并无“统一思想”,占压倒地位的力量是使银行业运行继续远离市场经济准则,垄断深不可破。
周小川言论一出,新浪财经近3万评论骂声一片。垄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证明银行业垄断与否?周小川用金融机构的多少来证明是混淆视听。有一个最简单的判据,那就是:垄断必然限制竞争。当一个市场不能自由进入时,比如,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受限,它就是垄断的。而中国的利率制度规定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在存贷差之间,“低收高放”,获得稳定高收益,只有在垄断之下才能实现。否则,怎么会有地下高利贷风行?企业又为何忍受高利贷盘剥?事实是,中国大中型银行业几乎垄断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渠道,挤压实体经济,掠夺居民利益。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畸型发展,以国有企业上市圈钱为出发点,弄虚作假,权钱勾结,再由机构、大庄家操纵股市,至使资本市场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使得那些原本想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也只能通过银行信贷融资。单一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强化了银行的垄断地位,与之相应的是金融服务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经济没有活力。中国一直希望外部世界承认自己市场经济地位。而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在自由竞争之上的。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