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政府船只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钓鱼岛近海,而日本政府除了紧盯不断增加的中国船只“入侵领海”次数,似乎已无计可施。
法国《世界报》近日刊文指出,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一错再错,东京的诸多要求没有得到任何国际支持。“日本外交同其国内政策一样迷失了方向,走向衰弱”。
据《读卖新闻》报道,11月4日上午11时44分到下午12时5分左右,4艘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北部的“日本领海”,“这是中国监视船连续第3天入侵日本领海,也是日本政府把尖阁诸岛国有化之后的第11次”。
共同社称,面对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的警告,中国海监船用英语通过无线电称,“这里是中国固有领土,请赶快离开我国领海。”
《产经新闻》称,4日下午,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通过电话向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提出抗议,要求中国海监船立刻退出,称中国的挑衅行为连日不断,损害了使事态趋向沉静的局面,要求中国自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对此,程永华大使强调,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并表示“不应该让难以预测的事态发生,中日双方应通过对话予以解决”。
“中国的战术正在改变”,日本富士电视台4日评论称,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较量已经进入长期对峙和“意志较量”阶段。
为了反击日本的“国有化”政策,中国政府船已经连续几十天在钓鱼岛海域巡航,中国的基本策略在于打破日本对于钓鱼岛的实际支配地位,制造中国“实际控制这一海域的既成事实”。
文章称,对日本而言,这一阶段决不能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退让,否则将使之前“国有化”政策和日本的领土立场前功尽弃。
日本政府需要做好与中国长期作战的准备,也需要认清钓鱼岛问题可能被孤立的危险性:一旦在钓鱼岛问题上败退,日本在和其它国家领土争端中也将处于不利地位。
《产经新闻》4日评论指出,中国船只“连续侵入尖阁列岛的日本领海”是中国在评估局势后认定在领土争端方面“采取进取性政策收益更大”的结果。
《读卖新闻》4日发表社论,唿吁日本迅速扩充海上保安厅的船只和人员力量,举全局之力防范中国的“入侵”。
共同社2日引述不具名外交人士的话称,围绕钓鱼岛问题,中国高层制定了一项方针,持久战、外交战和经济战,要求日本政府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后,还将要求与日本方面就“共同管理”钓鱼岛海域进行定期协商。
与此同时,中日外交官员为缓解紧张关系的努力也在艰难进行。据富士电视台报道,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杉山4日访问中国,同中国外交部官员就钓鱼岛问题协商。
日本方面还打算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访日进行日程调整。日本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细野3日在读卖电视台的时政节目表示,东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将中国称为“支那”不对,但希望中国人以后也不要骂日本为“小日本”。
“日本外交的衰退”,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11月1日以此为题刊登该报驻日记者菲利普-庞斯的评论文章。
文章称,在与北京的外交对峙中,日本已被其盟友抛弃。虽然美国政府宣布这些岛屿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但华盛顿拒绝介入主权争端。
在美国的同意下,日本也放弃了原定11月初在冲绳举行的夺岛演习,以免激起中国的反应。在欧洲,日本外交大臣玄叶光一郎在访问德国、法国、英国后,也只得到了欧洲人关于“和平”解决中日争端的礼节性表态。
《世界报》的文章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曾是“蓝丝带”式经济大国的典型,但如今日本的光环已经褪去,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望日本“失去的20年”,在社会平等和老龄化问题及社会稳定和科研实力上,日本还拥有一定实力。
但在外交领域,日本已难同日而语。日本外交同国内政策一样迷失了方向,朝令夕改。日本以和平外交之名进行的“国际援助”因沉重的政府债务而日渐衰弱,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因为经济止步不前,没有强有力的政治领袖,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文章引述日本一位前外交官的话说,“日本一些政客与民众认为应该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但过于服从民意的外交常常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