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八大)即将于今日召开,由中共八千两百余万党员选出的二二七○名党代表,将齐集北京共商中共重大问题,审议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并选举新一届(十八届)的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十八大广受瞩目的主因在于,十八大闭幕翌日,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将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十八届一中全会),会中将选任新一届的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以及中央军委,完成新一轮中共领导高层人事改组和权力分配。
因此,十八大之后,主掌中共政权十年的胡锦涛将卸离总书记一职,而依中共组织制度和惯例,新一届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亦须进行大幅改组;故十八大标志着中共权力结构调整和高层政治变迁;而随着政治权力核心的更迭,也势将带动中共重大政策方向的调整;而攸关中国大陆政经发展路线,也影响国际社会的竞合关系,此为十八大受到全球媒体高度关注的塬因。
然而,十八大虽然至关重要,但是中共党内选情却一片和谐平静。从历史经验来看即不难理解,十八大将一如以往历届全代会的召开,自党代表到中央委员乃至政治局委员、常委等党职干部的选举过程,都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所规划主导,最后再由少数高层领导菁英协调角力最后拍板定案。所以各项党职干部的选举过程,自必会因为缺乏竞争性而显得冷清;但是这些党职干部的选举即使是行礼如仪也有其必要性,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对此中共高层决定的党职干部人选名单赋予合法性的基础。
虽然中共十八大各党职干部的选举过程,仅具形式上的意义,难以出现激烈竞争的火花,但是,在此权力分配和人事改组的过程中,中共主要派系仍会持续不断地进行非正式的政治运作。特别是像政治局委员和常委这类高层核心职位的安排,因为涉及中共高层权力布局和派系利益,能够决定后续党政人事布局和经建资源分配方向,所以向来是中共派系竞争的关键。故在十八大前夕,中共各个政治派系已就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人选进行协调,其目的在确保派系均势,使高层政治的权力与利益作到派系共同分享、雨露均霑,才能在平顺稳定的政局中完成新世代的领导接班和权力交替。
不过,近年来中共内部的派系均势正在变化之中。改革派不断唿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引发左派势力的强力抵制;而以胡、温为首的中共中央铁腕惩处薄熙来,也冲击塬本相对稳定的派系形势。尤其,十八大之后,习近平虽成为中共形式上的最高领导人,但是曾经担任过总书记的江泽民和胡锦涛仍为重要派系领导,拥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在平静而顺利召开的十八大之后,中共高层政治将会面临严厉的考验,派系竞争、元老政治和习、胡、江的「叁驾马车」政治格局,都是冲击中共高层菁英团结,影响高层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面对十八大之后不同于以往派系政治格局的新挑战,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势须运用政治智慧,在各派系间折冲协调、合纵连横,才能稳定高层集体领导,进而开创政经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