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声中文网11月10日刊发文章,塬文标题:《中共十八大:介于儒家传统和共产主义之间》,文章称,已经有90多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当然有自己的传统。会议大厅内的标语、红旗和台上象徵党的标志的镰刀和铁锤。所有这些,都能够让人回想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但「俄罗斯之声」特派北京参加十八大报道的记者伊戈尔·杰尼索夫却注意到,在中共十八大上所关注的传统并不仅仅是几十年、而是数百年。文章摘编如下:
胡锦涛在总书记职位上做最后一次报告是令人激动的时刻。当主持人宣布请主席作报告后,胡锦涛走向台前,他向大厅和主席团分别深深地鞠了两次躬。在5年前的十七大上,他也曾这样向所有的人表示过敬意。但在胡锦涛之前,还没有哪位共产党的领袖曾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党内同志。
胡锦涛主席尊崇传统思想并将其视为「第四代领导人意识形态」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和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相断裂的情况下,在官方的宣传中,也更多地使用儒家孔子的语言来进行表达了。「和谐社会」思想、构建「小康」社会,这些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中的公设之理。很多观察家从这些表象中发现,中国正在寻找有别于西方民主的自己的政治模式。精英阶层关爱民间疾苦的「君子」形象也是从儒家思想中借鉴而出的。为人民构建「服务型政府」,这个政府将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胡锦涛本人不仅在语言上而且在行动上始终保持着这一形象,遵循着「君子」礼仪有据的理念。他在访问遭受非典严重打击的广东省时,向医务人员鞠躬以示敬意。在纽约,欢迎他到来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在雨中向大家鞠躬的总书记的深情厚谊。在和国家优秀教师见面时,在胡主席向他们所鞠下的躬中,更体现了国家对人类工程师的敬仰。总之,鞠躬已经成为总书记的一张名片。他话不多,而且总是低调行事。正像中国的一些观察家所强调的,他尊崇的是儒家「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准则。
在中国国内、特别是在国外,有关不断提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引发了不少的问题。在胡锦涛18大报告中,「中华民族」一词曾被多次提及。甚至在有关生态的章节中也谈起「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理念。
从在中日领土冲突过程中民族情绪的爆发上可以看到,一个认为自己在过去遭受现实的和虚幻的屈辱并试图报复的民族潜力是多么的富有爆炸性。对于新领导人来说,在这个敏感的领域如何动作是多么的重要。当然,这不仅取决于中国的国内情况,同样也取决于世界对中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