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渔政船在钓岛跟日频繁较量 为渔民解忧

www.creaders.net | 2012-12-29 21:03:36  国际先驱导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2年12月11日,记者应邀参加了“中国渔政206船”的入列及首航仪式。这艘5800吨级的大船,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渔政执法船只。

  206船首航东海,既定目的地就包括了近几个月来让亿万国人魂牵梦系的钓鱼岛。当记者在码头目送这条大船驶出港口奔向大海时,感慨万千。回顾两个多月前,自己曾随“中国渔政201船”赴钓鱼岛海域参加护渔巡航任务。作为该渔政编队中唯一的记者,历时半个月的巡航经历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其实,如果不是钓鱼岛争端成为新闻热点,渔政这个行业想必是鲜有人知的。短短半个月,与保卫祖国海疆、履行护渔任务的渔政人员战斗在第一线,记者深深感到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

  跟日本海保船频繁“交手”

  说起渔政人员的生活,巡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10月,记者有幸随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的“中国渔政201”(以下简称201船)执法船,从浙江温州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执行护渔巡航任务。

  当天早晨,201船从码头出发,同行的还有南海区渔政局的310船。两船一前一后,向东南方直驶钓鱼岛。如果不出意外,应当在傍晚时分就能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201船是2001年投入使用的,执法人员过半数为“80后”,是中国渔政执法队伍中一支非常年轻的力量。201船的船长叫施冬,有25年船龄、做了15年船长,经验丰富。

  晚7点30分左右,一艘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高速驶来,出现在我船右侧。这艘船的左舷电子屏不断地滚动着一行汉字:“不要进入日本的领海,我们不能保证无害化通行。”

  201船也随即用右舷上的显示屏“回敬”道:“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固有领土,你们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请你们立即离开!” 施冬还用公共频率向对方提出严正抗议,提出对方已威胁到我船行驶,并命令舵手继续维持既定航向和速度。此刻,距钓鱼岛只有大约30海里了。

  驾驶室里,船员们谈笑风生,似乎并未将日方的“警告”太当回事。政委林福说,每次来钓鱼岛巡航,对方都是采取这样的“战术”。

  钓鱼岛附近海域为渔民解忧

  巡航过程中,除了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交手”外,实地了解渔民情况也是渔政人员的工作之一。

  一次在巡航时,201船的雷达发现前方有一片密集的小绿点。船长施冬说,这应当是中国的渔船群,于是决定驶往那里,看看生产情况。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航行,记者看到有几十艘渔船在作业。此地距钓鱼岛约40多海里。

  天色已晚,201船决定就在这片渔船密集的海域穿梭巡航,等第二天天亮后上渔船了解一下渔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次日上午,天气不错,船长决定派小艇登临渔船实地了解情况。早上8时08分,一直固定在甲板上的执法小艇由一根单臂吊机起,晃晃悠悠地放下水,8名船员上艇后急驶而去。

  几分钟后,小艇登上一艘正在附近收渔货的“浙玉渔11088”。这是一条专门运输的渔船。过去渔船捕鱼都是捕捞得差不多后开回港口出售,现在渔业分工更细了,有专门到捕捞区域收购渔货、送生活生产物资的运输船,捕鱼船可以持续作业,省了很多柴油和时间成本。

  约10分钟后,小艇又驶向另一艘渔船,还是浙江玉环县的“浙玉渔17072”。

  渔政人员登船后了解到,“渔老大”说收获不算多,一天拖三四次网,每次最多产值在1万元左右,少的也就两三千元。这在刚刚开渔20来天的生产旺季是个令人不安的信号。政委林福提醒渔民,很快冷空气就要来了,大风大浪中捕鱼,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同时还告诉对方,这些天中国渔政船都在这一带巡航,有紧急情况可以唿叫。

  风浪中吃饭、睡觉都是考验

  俗话说,无风三尺浪。201这样的千吨级船,当遇到大风大浪,同样会剧烈摇晃。从温州出海到返航抵达上海,十多天里船体一直在作“复合运动”,前后左右不规则地晃动。

  站在驾驶室能够看到,船头激起的海浪时常啪啪地打在船头,有几次甚至在驾驶舱都看不到船头最前端,然后船头又突然高高昂起,感觉像是坐过山车。

  在船上那些天,从船上的倾斜仪可以看出,船身左右摇摆倾斜的角度有时甚至超过20度。也就是说我们像个钟摆一样在40度的范围里摇来晃去。有几次,为了大厨烧饭能平稳点,船头暂时调整了角度,并作慢车巡航。不然,大厨连炒菜都搞不定了。

  大厨做饭顺利,但船员吃饭就难保顺利了,经常是汤盆菜盘“噌”地就滑到桌边,有时菜汤甚至泼洒到大家身上。记者的经验是,此刻吃饭时重心不能全放在屁股上,两腿要保持警惕,随时根据地板的倾斜角度用力平衡。一顿饭吃下来,最累的是两条腿。

  而睡觉呢,有时更是让人无法入眠。记者好几次从床上滑下来,清醒的时候经常要用手脚和头抵住墙壁和床帮。行李箱、电风扇、桌子上的小物件,经常是噼里啪啦就掉到地上。早上起来浑身疼,就像是被人狠揍过一顿似的。

  这种情况不光是记者这样的“旱鸭子”才会碰到。有一天政委林福说,他也从床上掉下来了。还有人洗澡时大唿小叫,因为在狭小的空间里被撞来撞去,一不小心就滑倒了。风浪过大时,一些船员把床垫子横着(以船头尾为纵向)铺在地上,这样一来睡的时候起码只是头脚起伏,不至滚落床下。

  紧急出海执法二话不说

  201船甲板上面有三层,而下部还有一个“第四层”,是这条船真正的心脏部位。记者有幸深入进去一探究竟。

  在甲板下部的集控室,记者遇到“三管轮”陈楠和机工黄俊达。黄俊达36岁,在这条船上已经干了5年。他的老家在湖北宜昌,家里有个11岁的孩子,平时上的是寄宿制的学校,周末和假期则由爷爷奶奶照顾。妻子则和他在一起。

  聊起天来,问及将来打算,黄俊达希望回老家找份工作。他觉得,老家近几年发展挺快,回老家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比整天在海上漂要好。

  2010年,中国渔政部门提出要实现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随后确实也做到了,但是由于巡航船只的数量和吨位有限,就靠仅有的几条能经大浪的渔政船来日夜守护,对船员和船舶都是极大考验。

  当时,201船刚进入10月就已经航行了120多天。接下来的两个月怎么着都得再有20多天出海。再加上船舶靠港也要安排值班,每个岗位都要有相应人员轮守,算下来一年几乎有半年时间在船上。

  辛苦是辛苦,但如果碰到紧急情况需要出海,船员们都能二话不说按时上岗。这一次也是如此。大厨王宝华本来要操办父亲的60大寿,但这一出海,作为长子的他就无法张罗父亲的大寿了,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给父亲送上祝福。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