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中共的官方报道中,李克强被塑造成一个务实甚至略显苛责的技术型总理。报道称其善于倾听和体察,且事无巨细,常常令在场官员紧张语塞,很不适应。事实上,经历十八大后近4个月的“演练”,习李体制已悄然生成并显现异乎胡温的独有执政风格。作为习李体制中的核心成员之一,相对于习近平总揽全局与大政方向的定位,李克强必然要扮演具体施政者的角色与之相辅相成。据悉,低调务实的李克强更善于在微观事务上洞察纤毫解决实际问题,相对于温家宝施政风格的粗疏与碎片化,其施政手法将更趋“致密精细”和专业科学。
报道称,十八大闭幕刚刚6天,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湖南官员介绍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情况,发言不到两分钟,李克强便插话打断了他:你的汇报稿我已经看过了。李克强随即展开连珠炮似的提问,“稿子里谈到的对工业耗水大户实行阶梯水价、累计加价,我想问一下,加价的累进率是多少?企业承受力如何,评价怎样?……你们回去以后把当地工业企业实行阶梯电价、水价的情况评估一下,国家发改委也要了解情况,好好分析研究。”
就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李克强也接连提出了一串问题:成都市位处川西平原,也是国家重要的粮仓。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粮食产量有影响吗?这几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是否连年增产?耕地面积有多少?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达到了多少?报道称,李克强又深又准、环环相扣的发问,使成都市负责人非常敬佩。
两会期间,李克强延续了他对于细节的关注,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在参加分组讨论时李克强“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还不时插话询问”,据称,李的做法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感,认为他事无巨细,有吹毛求疵之嫌。不过,据多维新闻从多名曾与李克强有过接触的人那里了解到,李克强这种谨严的个性绝非有意舍本逐末,耽于无关宏旨的细枝末节,而是基于深刻的洞察。对问题提纲挈领的同时不放过细节与关键,恰恰体现了一个具有专业与科学精神的总理的审慎与严肃态度。
另外,习李体制的分工也要求李克强必须在扮演具体施政者的角色时保持精细与科学。习李体制将近4个月的确立时间同时也是二人分工司职愈加清晰化的过程。总体而言,习近平总抓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与意识形态改革;而李克强则主抓经济领域与社会管理等改革,格局已然显现。近期,习近平在攸关国家道路、方向以及目标的全局性问题上进行了全面谋划与布局,如反腐党建、依宪治国、“中国梦”、和平发展与国防等;而李克强则在经济改革、社会民生保障、城镇化与三农问题等微观领域召集座谈会、南下湖北等地考察,体现了一国总理对于实际问题细致入微的关注。二人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事实上,自中共建政以来,国务院总理一职的角色,从事无巨细总揽全局(甚至包括外交、军事一线)的周恩来时期,经过华国锋、赵紫阳、朱镕基,而至温家宝时期,职权分工愈加专职化。而低调、务实的李克强正是因应这一历史趋势而上位,有望成为具有现代服务意识的真正意义的“公仆”,而非中共传统带有“公仆”标签的官僚,其施政举措或将更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两千多年前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譬喻“治大国若烹小鲜”,意即治国之道在乎审慎而行,如同精确配置五味须恰如其分。而相较之下,温家宝任内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虽有成绩,然而其背后却是因为政令过于粗疏,或者说细致不足、粗枝大叶,结果在诸多问题上流于急躁冒进,缺乏整体明晰思路,沉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漩涡,只得左支右绌疲于奔命,非但社会矛盾无法消弭,温家宝自己最终也被讥讽为“影帝”。
回顾十年前接任总理之职时,温家宝曾明确与雷厉风行、嫉恶如仇的朱镕基“划清界限”,坦诚自己的温和个性。可以预见,未来的李克强也绝非温家宝的翻版,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也要求李克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公仆”意识和科学执政精神的大国总理。而今,人们不忌惮以最慷慨的善意表示对中共新一代领导人的期待,且观其行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骄横数次手指拜登:跟他说一下,同传.... |
2 | 中共养老金现状曝光 这群人要倒霉? |
3 | 中国传出大消息… 警报拉响 |
4 | 中国大政策来了!很多人的好日子结束了 |
5 | 马斯克突然语出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