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省委书记晋升路:省长、专职副书记和空降

www.creaders.net | 2013-03-11 10:42:34  南方人物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两会已拉开序幕,新任国家领导人也将登上舞台。

  此前,十八大期间,中共中央已基本完成了31个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的人事布局。而一些未在十八大期间调整的省(市、自治区),有分析称,将会在两会后作进一步调整。1982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规定担任省部级正职的,一般不超过65岁。

  调整之后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相较十七大而言,干部更年轻化,50后成了党委一把手的主力军。而40后则开始退居二线或者得到进一步晋升。如今,40后还在职的省委书记只有2位,分别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和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其中郭金龙已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而3位被外界关注的60后,分别是胡春华、孙政才、周强。其中,胡春华和孙政才已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也是60后官员首次进入中央政治局。



 

  在官员整体的学历上也有进一步的提升。在十七大期间,省委书记拥有博士学历的只有2人,研究生学历的占12人。在十八大后,省委书记的学历情况为,5个博士,5个大学本科,而研究生学历仍占大多数,共21位,占67.7%。

  省委书记的晋升渠道基本只有3条。现职的省长或地方省委的专职副书记,以及中央国家部委一把手空降。而在这3条渠道当中,由省长晋升的几率占了绝大多数。

  本文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的成长经历,执政成绩等方面进行分析观察,试图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省委书记晋升之路的政治逻辑。

  煤矿行业出身为王君获得晋升机会

  在此番31个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的调整中,唯一由异省省长直接调任的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宣布王君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此前,王君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一职。在王君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后,山西省长一职由原常务副省长李小鹏接任。

  王君此番调任内蒙古自治区,跟他当初从安监总局局长位置空降山西省长一职一样,都跟他的经历有关。

  2008年,山西发生“9·8襄汾溃坝”事件,时任安监总局局长王君赶赴山西调查溃坝事故原因,当年9月,就地转为山西省代省长,接替早些时候引咎辞职的时任省长孟学农。

  翻开王君的履历,不难看出他对煤矿行业的熟悉,毕竟他在山西煤矿系统工作了26年。此后还担任1年零3个月的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如此履历,在省部级官员中极为罕见。

  在山西期间,王君主导了煤矿行业的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煤炭资源重组、整合。他声称,不要带血的煤。

  此后,山西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在能源领域,以煤炭深度转化为路径,着力推进能源产业的高端化,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转化和高端发展。

  在一次论坛上,王君说,在煤炭的深度转化上,山西大力实施晋电外送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热电联产和煤矸石发电,变输煤为输电,积极发展煤机合成油、甲醇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转化和高端发展。

  另外,山西还将以绿色清洁为方向,着力推进能源结构的新型化,在积极开发应用低碳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煤炭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制能等新能源产业,促进能源产业结构的新型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科学治理山西的经历,为王君的仕途带来了进一步的晋升。他的这些治理经验,正是煤炭资源跃居中国第一的内蒙古自治区所需要的。由此,也可看出,中央在调整干部时,逐渐重视干部自身的经历跟地方治理的契合。

  此番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一把手,既可看出中共中央对王君的期盼。或许是希望他带着山西经验,在内蒙古再出发。而如何重整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如何协调煤炭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带领内蒙古走出煤炭产业高端发展的新路子,也是王君上任一把手后,面临的最重要的考题。

  而在此番调整之前,亦有3位省委书记由异省省长调任。分别为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由陕西省省长调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由河北省省长调任)和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由安徽省省长调任)。

  此3人当中,王三运做省长的时间最长,达到4年。而在此前,他先后担任了贵州、四川、福建3省的省委副书记,时间更是长达9年零3个月。王三运也成为唯一一位先后在5个省工作过并且都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的现任省委书记。

  最短时间的是陈全国,其在河北省省长任上只有短短的1年零8个月。

  陈全国长期在河南工作,1998年李克强从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转任河南省长时,陈是副省长,两人又是同年,对河南工作富有经验的陈全国5年来对李克强帮助良多。

  在工作中,袁纯清同样跟李克强有过交集。袁纯清在1977年2月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一年后,李克强同样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并任校学生会负责人。此后,两人还在共青团中央有过长达8年的共事经历。袁纯清离开共青团中央后,当选中纪委常委兼任秘书长,轰动一时的“远华走私案”就是他作为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的。

  空降的省委书记

  重视干部自身的经历跟地方治理的契合,当属此番调整中从中央部委空降的三地省委书记。分别为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和福建省委书记尤权。

  王东明在空降四川之前,任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是第一位从此职位空降任职省级党委一把手的人。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这样评价王东明,在中央编办工作期间,坚持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和谋划,树立“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主动为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稳定的需要服务。加强机构改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转变机构编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机构编制法制建设中长期规划(2009-2020年)》,切实加强对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十八大期间把王东明空降四川,接替已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原省委书记刘奇葆,显现出中共中央微观改革的决心。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编制办期间,王东明研究掌握了大量的改革理论基础。此番调任四川,中央或许期望他能把掌握的理论投入实干,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四川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早几年提出的机构改革,为未来其他省份推进改革提供样本和借鉴。

  彭清华是首位由香港中联办(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改任的省级党委书记。在早期,彭清华长期担任原中组部部长宋平的秘书。

  中央此番调整彭清华到广西,或许看重的是他主管香港事务多年积累的商界资源。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战略后,广西成为中国面对东南亚国家开放的窗口之一。这十年来广西发展天翻地覆,但和长三角、广东等地经济发展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广西资源丰富,但“发展往往错步”,“它最大的优势还没有全面铺开。”

  而这些正是彭清华积累的商界资源所能弥补的。外界分析称,彭清华在香港人脉非常丰富,他知道哪一个企业来到广西哪一个部分,能够发挥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到任广西后,彭清华不止一次强调“必须要坚持开放合作”。他说,“如果光靠自己去积累,那就不是跨越发展,那就只能是蜗牛式的发展”,要快速发展,就要引进其他先进的生产要素来和广西的资源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外界评论称,彭清华提出的经济发展思路,与他多年在香港任职密切相关。以彭清华在香港的人脉,广西完全有可能从香港大面积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引进其他先进的生产要素。

  在引进的同时,彭清华还可以把广西的企业用更好、更合适的渠道带到国际舞台。

  尤权在调任福建省委书记之前,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一职。此前,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都任过此职。2008年4月,尤权在电监会主席、党组书记任上调回国务院,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在协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工作的同时,全面负责国务院办公厅日常工作。

  这也是他二度担任此职务。在调任电监会之前,尤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金融相关工作,保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工作。此后,他还曾协助时任副总理黄菊的工作。

  从尤权履历可以看出,他有分管金融业务的背景。尤权还参与过多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研究和文件的起草,在宏观经济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在空降福建之前,尤权曾多次接触福建。最后一次是在201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福建考察,陪同考察人员就有时任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的尤权。

  除王东明、彭清华、尤权之外,省委书记中仍有3位由中央部委直接空降。分别是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

  吉炳轩在2008年调任黑龙江之前,任职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被认为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得力干将。

  姜异康在调任山东之前,任职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在这之前,他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成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副手。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任省委书记中,姜异康是唯一一位由本省人担任党委一把手的。打破了此前中组部出台的干部异地任职交流回避制度。

  山东似乎有省人治省的传统。姜异康的前任李建国,为山东鄄城人,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此前于2007年至2008年短暂担任山东省委书记。

  在同一时期,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也打破了这一任职交流回避制度。

  跨中央地方交流

  中央在向地方空降省委书记的同时,也让省委书记回流中央部委,实现中央和地方干部有序地交流。这样,可以促使中央更多地针对地方政府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制定政策、法规等方面会更加规范、合理。而空降省委书记更能领会中央政策,果断有力地在地方实施。

  比如,此番调整中由浙江省委书记任上调回中纪委的赵洪祝。在上任浙江省委书记之前,赵洪祝就任职中纪委常委。而此番再调回老本行工作,足见中央对反腐工作的重视和决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的经历跟赵洪祝刚好相反。2010年7月,张毅由中纪委副书记调任宁夏。这被外界分析为,中央开始为地方反腐布局,也意在表达加强中央与地方联手反腐之决心。

  从中纪委副书记到宁夏党委一把手,张毅被视为“党务系统”部级官员加入省委书记序列的代表。另一方面,张毅从1992年任黑龙江省监察厅长起,就开始了反贪生涯。在升任中纪委副书记后,他主导查处了广东前政协主席陈绍基案。

  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现任党委一把手中,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的晋升最为特殊。其在晋升之前,任职北京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这样的晋升,在现任省委书记里面,是绝无仅有的。外界分析称,强卫在政法领域的出色表现,正是其获派到青海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省份的重要原因。

  本省直接升任

  在31个省(市、自治区)现任党委一把手里,由本省省长直接晋升的占了11位。分别是: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

  这样的安排,中央是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雷强曾分析称,这种现象突出体现了中央用人的“连续性”特点。本地升任的官员大多从基层干起,对人事和地域特点都了解。“一个班子最重要的,是保持适度稳定。”对于一项政策来说,从了解、制定、调整再到见效,短期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采取“小步快走”的用人策略,政策失去了连续性,将不利于该地区的长远发展。

  在顺位“接班”的一把手中,资历最深者当属65岁的郭金龙。他是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郭金龙曾先后主政西藏、安徽。2007年,郭金龙由安徽省委书记接任北京代市长,2012年7月,在北京党代会换届中接替刘淇任北京市委书记。现任省委书记中,只有2人担任过3地的党委一把手。郭金龙便是其一。

  另一位便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苏荣仕途起步于吉林,曾先后担任青海和甘肃两地省委书记。2006年调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成为时任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的副手。2007年,调任江西省委书记。

  苏荣在十八大上未连任中央委员,是目前唯一一位非中央委员省委书记。但却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一起,进入前不久公布的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

  顺位接班的李鸿忠,晋升路线属于典型的秘书出身官员擢升之路。1985年起,李鸿忠成为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铁映的秘书,后随李铁映一起调任到中央电子工业部。而后到广东惠州挂职任副市长,并于1991年在电子工业部晋升副厅级别。后留在广东,历任惠州市长、市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等,逐级上升,最终从容接替成为湖北省省委书记。

  在此番顺位接班的序列中,周强是唯一的一位60后。1998年,他以38岁的年龄出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成为晋升省部级正职时最年轻者。但是,相比他的前任胡锦涛、宋德福和李克强,他在此职位上停留的时间较长,达到了8年。

  在顺位接班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里面,韩正是任省级政府首长最长时间的人。他自2003年出任市长至今已近10年。在他上海市长任内,先后与陈良宇、习近平、俞正声三任市委书记搭档。其中,在陈良宇因严重违纪被撤职后,韩正于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出任代理市委书记。

  夏宝龙是顺位接班人中,唯一的一位博士。1997年9月,时任天津市河西区委书记兼区长的夏宝龙在中共十五大上成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在厅级任上就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是当下省委书记群体中极为鲜见的孤例。

  异地书记调任

  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现任党委一把手里,由异省书记调任的占了8位。分别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辽宁省委书记王珉。

  其中孙春兰、孙政才、张春贤、胡春华是十八大期间新晋升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是中共建国以来第一位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女性省(市、自治区)委书记。

  孙政才和胡春华则是外界比较关注的2位60后,俩人在仕途上都曾刷新过中共官员履职的年轻纪录。

  胡春华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学生。1983年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到西藏工作,此举当时被官方媒体广泛报道,还受到当时主持共青团中央工作的胡锦涛的关注和鼓励。

  胡春华在西藏工作期间,在1988年到1992年底的这段时间,担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正是曾担任过共青团领导的胡锦涛。

  2008年4月,45岁的胡春华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长。2009年11月胡春华接替储波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观察人士分析称,胡春华之所以被调往内蒙古主政,与其在西藏的任职经历有重大关系。西藏、新疆、内蒙古3个自治区是历来少数民族矛盾冲突相对多发的地区。中央无疑是希望胡春华发挥在西藏任职的经验来处理内蒙古所面临的少数民族冲突等问题,同时也给予其独当一面的机会。

  而此次调任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接替汪洋任省委书记,或许更显现出中共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勇气。胡春华和汪洋在施政理念上略有契合,都曾力推经济产业转型,均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心态。履职广东,其一是可保持广东现有大政方针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二来给予胡春华多个省份岗位历练的机会,丰富其履历背景。

  此次履职重庆市委书记的孙政才出身农学博士。 1997年,孙政才被任命为中共顺义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开启从政之路。此时的北京市委书记的是尉健行。2002年,孙政才当选中共北京市委常委,任市委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在北京市委工作期间,历经贾庆林、刘淇两任市委负责人。

  2006年12月,43岁的农学博士孙政才再次回到农业领域,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成为温家宝总理时期国务院最年轻的部长。2009年出任粮食大省吉林省委书记,更被外界看作是人尽其才,恰到好处。显示出中央对学者型官员的专业知识的看重。

  而此番履职重庆,正逢后薄熙来时代。或许是为了考验其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二来也是一个从专业到综合的历练。孙政才在农业大省吉林除了施展农学专业的才华,亦通过治吏、富民、破局展现出其独到的执政智慧。分析人士认为,与吉林相似,重庆也是老工业基地,农业人口占多数,城镇化水平不高,且面临统筹城乡发展的课题。同时,重庆和吉林的国有企业均已基本完成脱困的任务,转型升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调任重庆与此不无关系。

  同样具有博士学历的王珉也被视为中央重视其专业出身的典范。工科出身的王珉,仕途起步于苏州。时任江苏省委书记为李源潮。王珉的执政思路正符合当时中共中央领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王珉以非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出任吉林省委书记,这在近年人事变动中非常少见。

  王珉在执政吉林的5年中破解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难题,并特别针对国企改革展开积极行动,因此被媒体称为“王大胆”。2009年履职老重工业基地辽宁省委书记,更被看成是中共中央想让王珉重振昔日“共和国长子”老工业基地的雄风。

  省委书记年轻化

  调整之后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50后成了主力军。有学者和观察人士分析称,“50后”的经历使得这一群体有着宝贵的个性,如坚韧、谦虚和适应性强。而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们更加关注民情。

  现任31个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的平均年龄约为60岁(59.9677419)。其中年龄最大的为此次已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66岁。年龄最小的为同样晋升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春华和孙政才,他们同在1963年出生,为50岁。

  在现有的31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中,曾在共青团系统任职的占19人。其中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过的有6人,分别为罗志军、张宝顺、周强、胡春华、张庆黎、袁纯清。有共青团地方工作经历的分别为韩正、夏宝龙、罗保铭、王东明、赵克志、秦光荣、赵正永、王三运、强卫、张毅、孙春兰、王儒林、吉炳轩。

  在现任省委书记里,山东籍贯的有6人;河南籍贯的次之,共4人;湖北河北均以3人紧随其后。现任31位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里,基本出自中部、东部等13个省份,云贵川渝、陕甘宁、西藏、新疆等省份均无。

  在当前中共中央重视干部跨省市、跨部门、跨中央地方交流经验的时局下,有丰富的多地方、多部门任职历练的干部,更有机会获得晋升。现任31位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里,只有12人从无中央部委的工作经历。他们是,韩正,夏宝龙,罗保铭,赵克志,秦光荣,陈全国,赵正永,王三运,强卫,郭金龙,王珉,王儒林。

  在有中央部委工作经历的19人中,有8人是由地方成长至省部级干部,然后调任中央部委,之后再空降,他们是:苏荣、卢展工、胡春华、孙政才、张毅、张春贤、孙春兰、王君。而其余11人中,由中央部委省部级干部空降的有8人,分别为张宝顺、尤权、姜异康、周强、彭清华、王东明、袁纯清、吉炳轩。其余3人为罗志军、李鸿忠、张庆黎。其中李鸿忠由正处级别空降广东惠州,而罗志军和张庆黎都是由厅级空降。

  秘书出身,也可获得更多的晋升空间。现任31位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里,从事过秘书工作的占了14个。其中11人在省部级以上单位从事秘书工作,他们分别是韩正、苏荣、尤权、姜异康、李鸿忠、胡春华、彭清华、孙政才、王三运、张毅、吉炳轩。在省部级以下单位从事秘书工作的3人为陈全国、赵正永、张庆黎。

  从省委书记的学历当中,会发现就读学校最多的是中央党校(10人),依次是吉林大学(4人),北京大学(3人),郑州大学(2人)。

  翻看现任省委书记的履历,会发现文史专业出身的增多。“此次省级党委换届与之前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从技术官员(理工科背景)向人文、社会科学背景的官员过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曾有过这样的分析。统计显示,从31位一把手第一专业来看,文史类专业出身的多于理工科背景。其中,大学第一专业为中文和经济类的人数最多。

  “过去向苏联学习,把发展工业放在第一位,所以,从工厂里提拔了一些技术干部,这是与那个时代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分析称,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风险社会阶段,随着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需要干部在社会治理方面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于是,就需要更多法律、政治、经济和管理类的人才来治国理政。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