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不能不为之惊艳!薄熙来采取了最正确的策略

www.creaders.net | 2013-08-23 00:48:54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网友看山来稿:8月22日的庭审,薄熙来没有让自己的支持者失望。8月22日的济南,也没有让闻讯而来的媒体、闲人和看客们失望,没有让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关注济南的人失望。那些曾经断言庭审将只是一场按照彩排演出、做戏的人,大跌眼镜;那些此前放言今天审判的开放程度还不如30年前审判“四人帮”之时的人,可以闭嘴了;那些希望看到薄熙来“咆哮公堂”的人,真的失望了.....

  本来以为只是一场各方早已达成交易后的沉闷演出,没想到却上演了一场火花四溅、精彩绝伦的大戏、好戏。舞台中央,最光彩夺目的那个角色,无疑属于薄熙来。经过出场后短暂的压抑、沉闷后,随着庭审的推进,薄的光彩一点点绽放出来。人们终于看到,骨子里,他还是原来那个薄熙来,视政治为生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的临场表演,即使是他的支持者也不能不为之惊艳——这就是薄熙来,天纵其才,他经常能够于不可能之境,创造奇迹,制造惊艳。

  8月22日薄的表现,出乎他所有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意外。但事后回头看,人们又不得不承认,薄作出了最正确的抉择,采取了最正确的策略。

  薄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一,首先示弱,与当局达成妥协。这一点,出乎大多数支持者意外,他们原来以为薄熙来会一硬到底。如果真的“顽抗”到底,薄的结果很可能会像赵紫阳那样,遭软禁终身。薄显然不打算接受这种结局,而且可能他自认为自己应该比赵紫阳表现更高明。事实也确实如此,通过妥协,与当局达成交易,薄熙来一方面将起诉限制在较轻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赢得了打破封锁、面对外界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于目前的薄熙来及其支持者,实在太重要了。

  二,当庭翻供,否认一切指控。选择妥协是当年邓小平成功的经验,他借此曾多次实现东山再起,并最终登上权力和事业的巅峰。但套用到今天的薄熙来身上,由于对手采用的是贪污、受贿等刑事诉讼,妥协将留下难以漂白的污点,可能使薄熙来永远丧失再起的机会。这应该也是当局同意薄熙来妥协后“轻判”的原因。但这样的结果同样是薄熙来不能接受的。于是,他首先表示妥协,在拿到自己想要的所有筹码后,又在最恰当的时机翻供,从邓小平变成了赵紫阳。他比赵紫阳高明之处在于,先抑后扬,选择了最佳的时机。如果只是先服软、后翻脸,很多人都这么做过,没什么了不起。薄熙来的高妙之处在于,首先通过“服软”拿到了新的筹码,然后又通过翻脸保住了旧的筹码。无论是做邓小平还是赵紫阳,薄熙来都做到了只获其利,不遭其弊。

  三,这还不够,如果只是简单“翻供”,薄熙来的收获虽多,但在手法上与其他人也没有多少不同。然而,薄熙来不仅仅是翻供,而且还和审判方“讲道理”,解释为什么指控是不合理的。他为每一项指控(根据22日的庭审表现)都设计了一套辩护词,而且均入情入理、合情合理,在辩论中完全居于上风。这一步棋的关键之处在于,自始至终,薄熙来的着眼点都是法庭之外,而非法庭之内。以薄熙来的经验,他当然明白,审判结果早已内定,无论他为自己辩护多么精彩,都改变不了最终结局。所以,他的话实际上都是讲给法庭外的人听的。他明白,他在庭上的一言一行,最终都会传递到所有关注者的眼中。他等这一刻已经太久了。他要影响的,不是庭审结果,而是舆论、人心。他要通过自辩无罪,再次点燃支持者的热情,赢得中立者的同情和支持,为自己制造局势反转的一线可能。

  概而言之,薄熙来通过“妥协-翻供-讲道理”三步策略,实现了多个目标:降低指控烈度、面对公众发声、保存政治资本、制造反转机会。在此过程中,他需要付出的是什么呢?仅仅只有微不足道的两点:一,自己承认不是道德上的完人,尤其意志不坚强,有时会软弱、机会主义。这种承认,当然与他铁杆支持者们心目中对他的印象和期许有所差距,但考虑到他已被禁闭在孤独而不利的环境中很长时间,这种差距并非得不到谅解,尤其是在他主动承认之后。二,激怒当局。但由于指控早已公开,当局不可能因此再增加新的罪名,最多只是在原来预定的基础上加判几年,或者取消原来承诺对薄本人或家人私下的善待而已。这些对薄来说都是次要的。无论是当局的承诺还是薄此前的妥协,都缺少真正保障。薄抓住了最佳时机抢先毁约,否则,一旦审判完成,掌握毁约主动权的就是另一方了。

  这里的问题是,当局为什么会上当,被薄玩于鼓掌之间?薄表演到位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原因还在当局本身。正如笔者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所说(见拙文《倒周,习近平“定于一尊”的关键一役》),“审薄”是“倒周”的铺垫。为了另一场大戏尽早上演,“审薄”不得不在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匆匆推出。其实,从法律角度而言,当局的准备已经很充分,既有薄熙来本人的书面供词,又有行贿者和关键人士(谷开来)的证言、证词,在司法层面并不惧怕薄熙来翻供。但薄熙来争的不是官司胜负,而是公道人心。从全局而言,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薄熙来略胜一筹。

  从临场发挥看,薄熙来的表现也堪称惊艳。出场之初,显得出人意料地顺从和低调;关键时刻,却绵里藏针、寸土不让。整场表现,薄的姿态是平和的,既没有失败遭冤后的愤概激烈,也没有以往表现的恣意汪洋,而是始终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还要加上个“有礼”。其对刚柔、软硬、进退的把握,炉火纯青。这种自我居于弱势的低姿态,也更易获得外界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在整个临场表现中,最诡异的部分是辩护律师。本来,薄熙来的律师应该是由当局指定的,他们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帮助当局一方把戏顺利演好,就像谷开来案中的律师一样。但22日薄熙来的律师却完全站在薄的立场上,似乎是在全心全意为薄进行无罪辩护。而且展现的水平之高、能力之强、切入之准、言辞之有力,都令人眼前一亮。例如,当薄熙来表示自己是受到纪委压力才违心写下供词时,辩护律师马上接话,称查阅了纪委的谈话记录,薄熙来所说的压力确实存在——这是打蛇打七寸,一击致命啊!由于纪委谈话不可能公开,检控方被完全置于被动。他要想进行有效辩护,就必须公开谈话记录。这是当局所无法承受的,那样做可能会暴露更多“不利”情况,甚至影响范围可能超出薄案之外。现在的问题是:辩护律师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如此重要的案件,当局对律师人选必定慎之又慎,不可能没有控制力;笔者也不相信,大陆的司法已经开放到了连薄熙来都可以真正享有公平辩护权的程度。那么为什么律师会表现得似乎不受控制呢?难道是政府内部存在分歧,挺薄一方安排或说服了薄的律师?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薄在党内高层获得的支持力度没有这么大,否则也不会落到今天地步。难道律师的表现只是出于当局授意,第一天先赢得薄的信任,然后再在关键时刻倒戈,予薄致命一击?这种操作也太难,成功几率太小了。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当局坚信薄熙来有问题,所以决心进行一次相对公平的审判,让挺薄派无话可说。如果后一种解释成立,则说明党内支持薄的力量还很顽强,令当局承受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22日夜必定有许多人未能入眠。看到薄熙来表现得如此出彩和“得理”,最高兴的当然是左边的挺薄派。但还有一群人也同样在暗自高兴,那就是右边的倒薄派,虽然并不是他们中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这点,奥秘就在习近平身上。自习近平上任以来,虽然表现出许多“左转”的迹象,但也不乏反方向的表示,仍然给右翼留下了想象空间。究其根本,习近平并不是要全面左转,而只是要维护稳定,对局势保持高度控制力。当右边操蛋时,他会表现得左一点;当左边难搞时,他又会表现得右一点。如果薄熙来真正在争取舆论人心的较量上占据上风,那么习的选择只能是借力右翼,在舆论上抹黑薄,将其搞臭。右翼中不少人是很乐于从事这种脏活的,他们早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以“江湖二丑”姜维平、李庄为代表,网络上充斥的种种无稽之谈,往往以“薄家好友”名义进行的恶意中伤,都在此列。如果有官方的许可和配合,就像重庆的那个“影武者”一样,他们的“工作”将更有力、有效。同时朝野方的右翼合力,也可能趁机争取到更多筹码,将局势向右推进。

  于是,左翼陷入一种纠结之中。在情感上,他们当然愿意看到薄熙来胜出;但在理性上,他们又不能不为局势可能右转而担心(如果他们拥有这种判断力的话)。从绝对的理性而言,左翼支持的,应该不仅仅是薄熙来个人,而更是他所代表的执政理念、政策和道路;支持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某个人上位,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和民众的整体利益。从这个角度衡量,习近平上任以来的种种表现,整体而言是令左翼欣慰的。本来,习是难得的帅才,薄是最出色的将才,将帅搭配,才真正有望将中国沉重无边的那层黑暗撕开。体制内高层健康良性的力量本来有限,搞成现在这样“煮豆燃豆箕”,不能不令人唏嘘感叹。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