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镕基和施罗德乘坐磁浮车
2003年,以德国技术为基础的磁悬浮列车在中国上海首次试运行。德语媒体指出,10年后,上海磁浮线依然是全球唯一一条商用线路,不论对德国还是对中国,磁浮列车项目可以说都是一笔赔本生意。
“德国技术和工程师艺术胜利进军的梦想破灭了。尽管磁浮列车多年来在上海商用运行,不过,一直也就是在原来的那30公里长的线路上跑动。……每15分钟,就有一列磁浮车沿着水泥高架线迅疾驶往浦东机场,30公里长的距离只需13分钟。
“让人自豪的成就。其实,很早就有人对中国是否真对扩建磁浮线路有兴趣,表示过怀疑。时任总理朱镕基是德国人的朋友,也是该项目的赞同者。但随着任期仅一届的他在2003年磁浮车处女运行数月后即提前退居二线,该项目就再没有其他高层赞同者了。在铁道部,人们更青睐(法国的)TGV,(德国的)ICE,或日本的新干线,它们不象磁悬浮那么昂贵,在上海的这条短短线路就花费了10亿欧元。磁浮列车投入运行后不过数年,政府就开始了使用中国自制列车的高架高铁网的建设,这些列车有着日本榜样的影子。
“2008年,通过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建设计划的推动,相关项目更得到长足进展,在全国范围,建起了超现代化的巨大车站和水泥高架列车线路。列车以平均300公里的时速运行。……而磁浮列车连连接机场的角色也未能完全发挥。在正常工作日的早晨,短短的磁浮车厢内的乘客数量不到一半。……全天共59个班次中,仅有47个班次以最高300公里时速行驶,只在早晚高峰期,磁浮车在总共45分钟的时间里跑出450公里的时速。有人猜测,这是运营方想省电。据当地报纸报道,磁浮车对上海运营商来说是赔本生意。”
大众需付大代价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广东佛山的新工厂本周开工;两周前,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新厂落成,标志着大众“华南战略”、“西部战略”的最新进展。9月26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经济”栏目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乌鲁木齐、宁波、长沙、佛山,—大众在中国新建一个又一个生产基地,都是为实现至201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不过,大众为此付出高昂代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方面强迫大众必须同中国厂家联姻,新近计划的所谓“廉价车”就是一个例子:
“有关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之中。海茨曼(大众董事会成员,中国地区负责人)表示,‘过去两个月里,我们一直在为此费心’。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该款车要让消费者只花6000至8000欧元,同时要满足大众车家族的质量标准。从德国传来的说法是,该款车不能使用大众标志,不能代表大众。问题是,该怎么办?魏茨曼表示反对。他称,有关该款廉价车以何种品牌销售的问题,尚未定夺,使用大众品牌不是不可能。不过,毫无疑问,即便公司方面届时打出一个全新的品牌来,一定又会有一个(中方)合资伙伴参与其中的。听得出来,那又会是一个新问题”。(摘编:凝炼)
朱镕基两字炮轰央视:“狗屁!”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白宫重磅表态 北京迎来天大坏消息 |
2 |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
3 | “保命要紧” 一尊荒唐事被扒 |
4 | 卢比奥强硬打脸王毅 |
5 | 美国3商品必涨价 |
6 | 关键时刻 习表现“弱爆了” |
7 | 这可能是张艺谋拍习近平马屁的又一杰作 |
8 | 俄罗斯发声谴责川普 |
9 | 逞一时之快,习近平正在导演闹剧 |
10 | 组织亲巴勒斯坦活动 传UCLA中国学生被吊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