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今起开幕,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中国中央电视台并未就此重要会议开通直播平台和栏目。大陆众媒体则密集发声,借助言论性文章为三中全会助阵。
在三中全会召开的第一天,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在内的大陆媒体密集发声。《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长文《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梳理了从十八大至今的诸项事宜。同时还辅之以《改革开放,永续发展活力》的文章,这也与习近平三中全会前释放出的改革讯号相呼应。
《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应时应景发表《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意在表达此次三中全会的改革力度可与邓小平之改革开放相比肩的纵深之意。而同一天出版的《环球时报》、《解放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纷纷发文,内容均与改革相关联。
《解放日报》在署名吉方平的《改革,我们在期待什么》一文中,轮番自问自答,最后得出结论——“期待坚定不移的改革取向”、“期待预期明确的改革目标”、“期待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期待纵深突破的制度创新”。但这样的期待能否落到实处,已经召开的三中全会成了最好的试金石。
由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逻辑关系薄弱,所以各界期盼的全面深化改革可能与政治改革并无直接关联。有分析人士就此指出,政权类型和发展之间没有系统性关系,有人认为在亚洲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在集权统治下才能最好地延续下去。清楚的是,政治或经济改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改革必然产生赢家和输家;同样重要的是,改革可能为不稳定创造条件,因为权威界限会变得模煳,而且要付出额外成本。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一边忧心于中国现有整体正在离“优良政体”越来越远,一边倡议中国急需进行第四次改革开放,从而实现政治接应政治,并将实现政治转型、坚守优良政体作为主攻方向。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为习近平上台后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即便不能如外界期待的那般成为“第四次改革开放”的开端,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成为最大突破口。而在一些自由民主派学者看来,不涉及政治领域改革的三中全会,充其量只能算是走过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