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美剧控和韩剧迷 来自星星的王岐山

www.creaders.net | 2014-03-06 09:51:18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正值“两会”时间,会场花絮满天飞。先有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吕新华意味深远的一句“你懂的”,再有东莞市长面对扫黄风暴诘问时的三声“嘿嘿”,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在外不敢说身份,怕被骂”,待到进入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阶段,王岐山将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搬上讨论会,更是成为一大政治娱乐新闻,被广而论之。

  根据大陆媒体所做的现场还原,在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讲述了人艺的一些发展和困境之后,王岐山接口:对不起啊,我插播啦。然后,话题一转提到了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王岐山:你们都看网上时髦的那个剧,叫什么星星?

  代表:静默。

  有人小声:来自星星的你。

  王岐山:对,来自星星的你。你看,你们官员都不知道。

  全场:哈哈哈哈。

  王岐山:其实我就考虑一个问题,韩剧为什么占领了中国?为什么漂洋过海,影响了美国,甚至欧洲。前几年他们就出了“江南style”。

  全场:哈哈哈哈。

 

  王岐山:有时候我也有一段没一段看看韩剧,看半天我发现我明白了,韩剧走在咱们前头。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各路媒体纷纷将王岐山谈《星星》当做娱乐花絮,有追星迷们更是如觅知音,戏称“来自星星的王岐山”。其实,从插播开始,王岐山一手打造的这一两会花边新闻,已经注定了不单单是为了娱乐大众,王岐山式做派在其中展露无疑。

  首先是插播。王岐山此动作前,人艺院长张和平正在谈人艺的发展和困境。所谓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自1952年成立以来,在中国话剧史上创造了许多辉煌成绩,坊间评价其“无愧于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称号”、“国宝级的明珠”、“中国话剧的希望所在”。而今,人艺也开始重新谋发展、诉困境。难怪王岐山会即时“插播”。娱评人兰恩发附议,“我猜,人艺院长在那样的场合说人艺困境,是想引起领导重视,引起领导重视是为了能给国有院团一点关照,所谓关照,就是给钱扶持。恰恰这时,王岐山有意无意地说起了《星星》。”言外之意是,提示国有院团要有创新意识、改革意识以及市场意识,因为《星星》正是这三种意识的集大成者。

  这不是王岐山第一次搞突然袭击。早在2012年十八大后不久,新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就在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工作的意见建议时,曾经有过一次著名的“插播”。彼时,第一位专家发言刚提到“尊敬的王书记”,就被王岐山打断:参加王某人的会,不准念稿,要学会深刻思考。这一次的“插播”,看似没有任何征兆,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人艺院长的“哭诉”也是另一种念稿,且对中国艺术发展缺乏深刻思考。如若不然,又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合将问题一股脑儿都抛给人大代表团呢?

  其次是谈《星星》。王岐山为何偏偏谈这部韩剧而不是其他?谈《星星》又透露出了什么信息?一方面,这部韩剧是当下最热门剧目,很多艺人和知名企业家都纷纷自曝追剧迷,王岐山拿《星星》和江南style作为样板,既接地气又能引起共振,可谓一举两得;另一方面,该剧目与王岐山曾经推荐过的美剧《纸牌屋》一样,是只在网络上点播的进口剧目,故而借此场合也对外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在中国意欲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时期,国家高层领导人们也在与时俱进,比如“潜伏”于网络收集民情民意,是为现代领导人做派。

  其三是全场不合时宜的“哈哈哈”声。评论员刘雪松其文即由笑声说开去,“我一直没弄明白,王某人这番‘插播’,明显是属于不是批评的批评,而这么严肃、这么有分量的话,旁边的官员们是怎么笑得出来的?一段花絮,却是正剧。在这段插播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接地气的‘王大爷’,也看到了某些人,在哈哈哈中,笑得既不接上气,也没接地气。”显然地,很多人还不习惯于轻松幽默的议政氛围,尤其在两会这样的场合。

  最后才是王岐山插播《星星》的意旨。提出的问题是:韩剧为什么占领了中国?为什么漂洋过海影响了美国甚至欧洲?自己给出的答案是:韩剧走在前头,是因为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留给人艺反思的空间也很充足:在内核和灵魂上下功夫,着重考虑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升华。或者可以更严厉点:韩剧能做到的,中国人艺为什么做不到?

  6日出版的《新京报》刊发专栏作家魏英杰的短评,也是在回答王岐山之问和人艺之忧,得出的结论是大陆影视剧已赶不上观众的鉴赏力。“编剧煳弄导演,导演煳弄投资方,投资方煳弄消费者,大家都在蒙混过关。国内影视作品多数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或者与此无关。”所以,不必守着《星星》盼月亮,指望大陆影视作品短时间内能够有惊人飞跃。对影视从业者而言,别急着嘲笑韩剧“脑残粉”,或者感慨大陆拍不出《纸牌屋》。退一步讲,大陆拍不出《纸牌屋》也就罢了,连《星星》都拍不出,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经常在央视抛头露面的魏英杰,最后一句感慨着实说到了王岐山的心坎里。不仅因为后者曾经公开推荐过热门美剧《纸牌屋》,对其肯定也是溢于言表。而此次插播《星星》,只是道明了“知道”该剧,至于够不够得上喜欢,算不算“推荐”,还只是拿《星星》来揶揄人艺,公众自然无从得知。

  《京华时报》王石川之论《别把王岐山看韩剧当成两会花絮》,显然也是在挖掘背后的故事。按照王石川的分析,中国观众追看该剧,难道仅是其中的励志精神或纯洁爱情?当然不是!而是该剧表现出了传统文化,无论是仁义礼智信的孔孟之道,还是对厨艺和医术的传承与放大,都在潜移默化中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并心甘情愿地接受。韩剧火,因为他们的制作团队有先进的制作理念,有敏锐的市场观念,更在于他们注重伦理道德,善于将剧情与韩国文化特色融为一体,他们输出的是文化产品,更是伦理道德,这是最高明之处。

  不只是王岐山,很多明星政协委员在被问到这部热门韩剧时,也是“派系分明”、感触良多。以赵本山和黄宏为代表的深思派单刀直入:为什么韩国那么一个小国,总能拍出震惊亚洲、震惊世界的作品。以冯骥才、高满堂、濮存昕为代表的乐天派建言,不要压制、批评这种娱乐文化,这说明中国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这是好事情。政协委员赵宝刚、姜昆、张国立则属于哀怨派,不反对当今的影视剧审查制度,不反对引进外国影视剧。问题是,观众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很多外国的电影电视剧,这些都审查了吗?作为演员心里都有笔明白账,知道什么镜头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拍了也会被剪掉。此外,还有李彦宏和姚明组成的旁门左派,商业领袖李彦宏如是说:“这个剧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电视台播过,能火到这个地步,这在几年前都无法想象。”体育领袖姚明送上神回复,“这跟我关注的没关系呀!”

  在王岐山插播《星星》以及明星政协委员七嘴八舌聊韩剧前,各路媒体对这部偶像剧的讨论早已是沸反盈天。有《南都周刊》的星星之火,有腾讯大家频道推出的讨论专区,甚至还有人挖掘出了该剧都姓男一号可追溯至河南等奇谈怪论。王岐山一句“内核和灵魂”、“传统文化的升华”过后,媒体的论调也跟着转向于此。如此看来,王岐山不仅因语出惊人被冠之以“来自星星”的前缀,同时也给那些不忍因《星星》落幕而终止讨论的追剧迷们提供了新的谈资。对媒体而言,也深谙了领导之意,该怎么评剧,评到何种程度,心里也有了雏形和底稿。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