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学者》4月14日文章,原题:美国对中国有“王牌”吗? 虽然战争的号角尚未吹响,但中美围绕一系列地区问题的日益紧张,似乎暗示两国都在试探对方的红线。近来《金融时报》一篇文章称两国关系“山雨欲来”。文章还强调,美国对华手握两张王牌,“一是利用中国处于社会大转变时期矛盾多发的现实推行颜色革命;二是利用美国在全球贸易规则上的控制权,阻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然而,对这两张所谓的“王牌”的分析,反而表明它们是美国试图制衡快速崛起中国时的两个弱点。至少,难以证明华盛顿在这两方面拥有明显优势。
首先,确实,经过多年社会和经济转变,中国社会的矛盾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社会动荡事件中约50%由土地征用不当引起,30%跟环境问题和劳资纠纷有关,20%源自其他各类纠纷。问题是:这些零星的社会不稳定事件,会直接和明确地导致中国发生颜色革命吗?
“阿拉伯之春”产生的动乱和冲击,并未在华引发类似的社会和政治变化,虽然或许有人希望中国出现自下而上的演变。尽管当前面临来自西方的民主攻势和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北京成功保持了政权稳定。
与此同时,尽管有国内外事件的干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及随之带来的好处,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公众的政治诉求。而且,近年来中国发生的社会不稳定事件似乎有个共同点:民众往往想保护自身经济利益,针对的是腐败干部,而非挑战整个政治体制。
至于第二张“王牌”,美国已确保了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控制权吗?美国目前似乎更感兴趣的是区域贸易协定,比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而非改变国际体系。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在世界贸易体系的长期霸主地位正在衰落?
事实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是它是在全球体系内崛起的,这包括过去几十年美国领军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增长,虽存在各种问题,但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动力。将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及最大贸易国的中国排除在外,区域贸易协定还能为美国掌控全球经济吗?
中美战略博弈仍在进行中。西方无法通过利用中国社会日益增多的问题轻易在华制造颜色革命。同时,美国如今更像是个地区大国,而非长期以来的全球领头羊。在美中的战略竞争中,这些都不是华盛顿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