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六四事件25周年越来越近,进来也不断有当年六四的参与者对于此发生。天安门广场“四君子”之一的周舵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应该摒弃敌我二分的思维,超越义愤,集中精力思考事件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避免事件重演,走好民主自由的道路。他希望勿让民间的“六四”情结跌入“党文化”的陷阱,“和共产党在同一个水平,就无法战胜他”。
与刘晓波、高新、侯德健情况均不同,周舵是当年“广场四君子”中,唯一目前仍留在内地又能较自由地发表政见的。近年,周舵屡屡撰文呼吁,透过渐进式民主改革,先建立法治基础,再逐步推广民主选举,是中国实现民主自由的最可行道路。在他看来,这条道路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就是“党文化”的思考方式。
周舵引用旅美学者余英时的话说,大家多关注共产党对中国造成的表面破坏,即杀了多少人、迫害多少人,但未看到更深层的,与传统道德、价值观相违背的、反文明的文化,“这就是党文化”。在周舵看来,根据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一旦把对方界定为敌人,关系就成了“敌我矛盾”,可以不把人当人,任意处置。
他说,这种党文化已经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除不思变革的官方鹰派,也包括民运人士,但不少人对此全然不觉。他说,现在人看“六四”,常带天使恶魔二分、敌我对立的情绪,而这种“六四”情结,就是马克思主义、党文化的思考方式,与阶级斗争学说同出一辙。
“干六四这样的事就不是人,就是恶魔。这种想法其实就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周舵说,“六四”成因复杂,“应该理解成一次民族悲剧,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路上重重跌了一跤,摔得鼻青脸肿,没粉身碎骨就万幸了。未来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仍有不少万丈深渊和地雷阵。”而知识分子的任务,在于思考“六四”成因,并在雷区插上警告牌,以免重蹈覆辙。“每个人都应该先反思自己,(对民主化)是否已经尽了责任,尽得好不好。”
他说,25年后回看“六四”,若仍仅停留在义愤阶段,正如满腔理想主义的的早期共产党精英分子,“道德高尚,但知识浅薄”。“要受理性的驾驭,尤其不能被黑白二分的思维绑架……这样才能高于共产党,不然完全在同一个水平,怎么能斗得过共产党?”
当年的“天安门广场四君子”,65岁的周舵是现在唯一仍可在内地较自由发表政见的人。刘晓波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而身陷囹圄;逃亡至美国的高新成为政治传记作家;音乐人侯德健2006年起定居北京,2011年获准登台演出,曾接受传媒访问称,不愿再触及政治,有意在内地开拓音乐事业。
2013年周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转型后,“中共安全部特务”之类骂声铺天盖地,他甚至用“忍辱负重”来形容自己目前处境。他用对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最终结局的惋惜来解释自己的抉择:“政治家最高境界并不是做道德完人和圣贤,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并为此不惜忍辱负重。”对于周舵的这番妥协,支联会主席李卓人说,“理解得来有点悲哀”。
随着政见渐变温和,来采访周舵的记者愈来愈少。但凭借自己的人脉,周舵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未来宪政民主发展路线的建议,据说已循不同管道送达习李班子的核心圈。周舵常把文章印好交给一名相熟的“红二代”女士,由她转交给儿时好友习近平。最近,又有一名“很有实力”的商界朋友告知,他就周舵的政改建议与“最高决策层”谈了两个小时,据说高层人士对建议未表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