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过去25年来,北京高官在公开场合被问及对「六四」事件的看法时,都会用标准答案回答:一、对八九年夏秋之交那场政治风波,中央早已有结论;二、如果当年不采取果断的措施,就不会有今日的大好形势。
至于第二点,今日中国的强盛与当年的镇压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让我们从历史事实中寻找答案吧。当日邓小平在把民众运动打下去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推行他倡导的改革开放。为了展示捍卫改革的决心,他甚至说:「现在有喊打倒邓小平的,却没有喊打倒改革开放的。」然而,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层却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
文革复辟 批判成风
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都会记得,当时全国范围内大搞清查运动,凡是参与、支持、同情,甚至围观学生运动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一些以整人为业的人,在「文革」后一度「失业」,这时又有英雄用武之地了,告密、栽赃,弄得人心惶惶。
尽管邓小平强调「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十三大政治报告一个字都不能动」。但在那些人眼中,改革开放就是动乱的源头。他们对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要「问一问是姓社还是姓资」。各种媒体充斥批判「和平演变」的文章。
久违了的「阶级斗争」学说又被从武器库重新捡出来。《人民日报》刊文称:「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化被斥为「和平演变」阴谋,有人断言,「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刚起步市场经济改革就要被扼杀在襁褓中了。
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被斥为资本主义复辟势力,有领导人甚至提出「要把他们整到倾家荡产」。「左」风颳向各个领域,大学生被视为高危族群。当局规定,研究生毕业要先到农村锻炼两年才分配工作,而北京大学的学制改为5年,新生入学要先军训一年。这一切都令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中国似乎又返回文化大革命的「火红年代」。
胡赵倒台 改革险废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1980年代,胡耀邦与赵紫阳是邓小平推行改革的左膀右臂。1987年,胡耀邦下台了;「六四」事件后,赵紫阳也被撤职,而胡启立、万里等支持改革的中央领导人,不是黯然下台,就是被边缘化。邓小平为了不让大权落在反对改革的人手上,从上海找来江泽民,树为「第三代领导核心」,希望他能继承改革大业,岂料在保守势力包围下,江泽民也身不由己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多,中国的改革开放眼看就要半途而废了。邓小平终于忍无可忍,他以年近90的高龄南巡,寻求南方省份改革派支持。他发出了「不改革就下台」的严厉警告,喝停「姓社姓资」之争,中南海诸公才改弦易辙,中国重回改革开放的轨道,中国经济才有20多年高速发展。
成也小平 败也小平
事实证明,「六四」镇压虽然恢复了社会秩序,却付出了沉重代价,改革更一度迷失航向。而令改革开放重回正轨的,则是邓小平的南巡。1990年代初,香港百姓杂志社社长陆铿编了《邓小平最后的机会》一书,呼吁邓小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事隔10年,笔者赴台湾采访立委选战,在台北市政府遇见陆铿先生,谈起他的书时,我问他:「你是否认为邓小平已利用历史给他的最后机会?」陆先生没有正面回答,只笑着说,「成也小平,败也小平!」
「六四」事件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悲剧,作为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然而也正是邓小平,在「六四」后改革开放大业濒临夭折之际,挺身而出拨正历史航向。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弔诡吧。
作者简介﹕资深传媒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正国级圈子流出消息 习已被夺权 |
2 | 新班底曝光 临危受命他成焦点 |
3 | 上海作家回国见闻:非正常社会… |
4 | 9.3阅兵倒计时 军中突传大消息 |
5 | 胡春华风头大盛 党媒点名暗示接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近平的最后机会 | 文庙 |
2 | 雷歌:两大党媒发出“胡春华接 | 雷歌747 |
3 | 中共目前到底有什么危机? | 阿妞不牛 |
4 | 吕洪来:为什么当前中国呈现出 | 老陆 |
5 | 听床还是不听床,这是一个问题 | 施化 |
6 | 海关问“有没有带现金” | 体育老师 |
7 | 习近平在西藏题词,丑出天际, | 天机指南 |
8 | 蒋介石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06 | 弓长贝占郎 |
9 | 白草同学是位有见识的好同学 | 阿妞不牛 |
10 | 习大大龙体欠安 | 蛇形刁手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