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选择孔庆东 北京有“和解”六四的意思

www.creaders.net | 2014-06-04 09:21:27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六四”25周年来临之际再度吸引舆论注意力,首次接受公开采访,谈论“六四”当年的是是非非,各种外界猜测,以及自己在“六四”中扮演的角色和对六四的看法。在这段长约37分钟的视频中,孔庆东以“过来人”的姿态对“六四”发表总体意见,肯定“六四”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但是多次强调反对“外部势力”的插手。对于整段视频进行逐句的文本分析和动机判断,可以发现其中明显地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从叙述方式到内容剪辑的强调和刻意,都带有相当的官方语境。在此基础上,如果说这是官方刻意为之,又为何选择孔庆东这个争议颇大的学者?而人选和内容表述背后的动机又是为何等等,都耐人寻味。

  为什么是孔庆东?

  1964年出生的孔庆东,在中国舆论场中一直以一个左派学者的面貌出现。实际上,在其政治立场展现之前,因为他对武侠小说较有研究,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讲金庸和鲁迅,曾迅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是类似孔庆东这一类的学者,大陆不乏其人,为何要选择他做这番甚至不夸张地说具有“破冰”意味的讲话,细细品味,颇耐咀嚼。

  首先,孔庆东是一个标签鲜明的左派学者。以其为代表的一类学者,被认为是以恢复社会主义这一制度的尊严与道路作为底色,间以建国以来历史与领袖的褒赞的思潮,在自我评价上,他们将自身看作爱国者和毛主义拥护者,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在中国“宁左勿右”的传统中,这一类学者更容易与官方达成合作与妥协,也更能从心底认同政府的行为。而具体到孔庆东本身,其对朝鲜的推崇,对“南方系”媒体的不屑,对南方系媒体的批评,无疑都是左派学者中最为敢言的“先锋”。选择他作出此番表率,自然能引起足够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孔庆东虽然身为北京大学教授,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但并不凸显,特别是他明显不是体制内人士,正如前文所言,他们对于今天的中国政府颇多微词。在公共政策上怀疑邓小平及其后续者主张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认为多项改革的弊端都来源于自由化,而身体力行的一大批现任官员则有“买办”性质,出卖中国利益。他们认为,经济上的自由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苦难。在历史评价上,这些左派学者认为毛泽东时代的社会正义、社会平等、生活福利远好于改革开放后,社会中的新问题来自无产阶级专政的减弱。虽然一些右派人士将孔庆东等人形容为“五毛”,意即担当政府喉舌并以此获得利益的学者,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孔庆东并非“体制内”的人,尤其在“薄熙来事件”之后其为薄鸣不平的表现,更加重这种印象。

  再者,正如各方资料显示,孔庆东与“六四”交集甚深。不仅曾是北大学运筹委会的召集人之一,更与王丹、吾尔开希等人有过交集,这也是为何在这个视频中孔庆东能对“六四”往事侃侃而谈的原因。而且他对“六四”也是一直抱着学生是“爱国者”的态度,此前更因这番表态被微博禁言,符合民间对于六四的普遍心态。

  左派学者、敢说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从官方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又非体制内人士;作为当事人深度参与过六四更是在民众观感上“认同六四”,细细梳理大陆学者,符合此条件的人选实在屈指可数。种种元素的交集,决定了如果今天中共想要就“六四”问题对外吹出“不一样的风”,孔庆东恰是合适人选之一。

  为什么视频或许有官方背景?

  正如媒体所言,孔庆东受访视频系一位博客的博主提供,媒体并不能证实视频提供者的背景,亦对该视频内容的真确性保持中立,但是如果对于该视频进行足够详细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带有明显的官方痕迹,即使不是中国政府直接所为,也必带有一定的官方背景。

  在整段视频中,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无论是采访者还是孔庆东本人,甚至是镜头背景,都没有拍摄部门的任何信息,也没有透露是什么人拍摄。这种“无信息”的另一种解读也可以是“刻意地回避身份信息”。而统观各方如媒体、个人、中国政府文宣单位,其中陆媒等媒体,若无上级单位授意,绝不会拍摄“六四”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禁区。如果是外媒,那就不会刻意地隐藏其拍摄信息,因为这段视频对于任何一家外媒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独家”机会。假如这种拍摄是个人行为的话,可能性也较少。对于孔庆东而言,他自己本身,作为北大的教授,很难说有如此担当主动去做此事。这更遑论在视频中,采访者一口标准流利的、明显受过专业培训的“大陆播音腔”。

  如果说上述的推测略显主观,那在视频中各个细节如字幕和语言表述上,则更为“赤裸”地显露出官方痕迹。首先,在这段讲话中,字幕经过了认真的处理,尤其在其中,对于一些“观点性”的问题,都进行了“加粗”处理,据统计,全文共有十处。

  如在2分30秒出,孔庆东表示,自己对于六四的总体意见是“中国的民主事业,要按照中国国情,中国人自己来建设。一旦外部势力插手,它会有它带来复杂的后果,这个后果是我们不可预料的。”随后,包括“中国的民主事业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努力”,“决不能跟外国人发生关系”,等抨击“外部势力”在六四中角色的表述,都被刻意处理,加以强调。

  孔庆东的整个表述上,表达出两个核心的观点,一是对于“六四是学生的爱国主义运动”的定性,二是决不能容忍外部势力的干预。而这种论断,显然也可以说并未超出中共在六四问题上的底线,因为在中共语境中,对于“六四”的定性从“四•二六”社论之后,就改为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风波”一词的宽容度,足以容纳“肯定学生的爱国行为”和“否定外部势力”的内容。

  尤其是孔庆东讲话的最后一段,“特别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中国人打破了美国梦,现在中国人要建设中国梦了,所以我觉得美国也好,还在海外活动更多这些民运人士也好,应该在新世纪、新的历史平台下,去思考以后人类发展的道路问题。我们要承认,不论中国和美国,都还有很严重的人权问题、社会发展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大家坐到一张桌子上,心平气和地去探讨,而不是去搞阴谋诡计”。配合着中国崛起的镜头,这种电视语言的表述,放到今天中国的电视台,都充满着一种“主旋律”的意味,这是民运人士、西方媒体无论如何也不会做的事情。

  这部明显制作水平较高的视频中最为重要的是,孔庆东所说的“有些海外人士,我们不管他的立场是善还是恶,他对中国的很多指责今天已经远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们不能得到中国民众的支持和响应。相对的,美国政府也就不给他们更多的支持,所以他们的处境会更加困难、更加可怜”,“暴力解决对谁有好处呢”等话语,恰恰是中共一直想说,而无法向外界完整表述的内容。因此,无论从刻意的镜头语言,还是孔庆东的表述,种种信息都在有意无意地告诉外界,这份视频背后的推手。

  背后的动机与大气的处理

  如果说这份视频真的如分析那般,是中国官方有意地选择孔庆东的对外发声,那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和解”的吹风,甚至是重新审视六四的开始。

  因为孔庆东的表态,有很多内容无论是中共,还是民运人士来说,都能够接受。如“让共产党肯定我们的学生运动是爱国的,是合法的”,“它应该分阶段评价。这个运动在开始的时候应该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爱国民主运动,广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运动参加者都是爱国的、爱党的、拥护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改掉在改革过程中腐败的弊端,要求扩大民主,我认为它的整个主流是好的。但是中间呢,由于敌对势力的阴险,由于我们政府处理不当,包括情况、信息掌握的不准确,造成整个的误判,再加上学生的幼稚,它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仍然不能改变这场运动的整体性质,只能说是被境内外的敌对势力加以利用”,“以我一个共产党员的立场来看,死一个人也是遗憾的,不应该的”。这种对于生命的重视,对于六四总体上、完整的认识,恰恰是在过去25年中间,各方所谈论的“和解”话题的根本。

  哲人多会经历“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的思辨之争,作为一个执政党的中共亦是如此。尤其“今日之中共”与“昨日之中共”最明显的不同因素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不是军事实力的攀升,而是作为领导者的要素发生了变化。当习近平展现出“超越左右”的自信姿态,当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直面各项改革目标时,相信他也有足够的政治勇气,正视“再看六四”所带来的“风风雨雨”,这也是基于一种中共自我革新制度之上的“相信”。

  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在孔庆东谈“六四”一事之后,中共能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继续推动对于六四、对于中国民主的探讨。同时官方也有足够的宽容和大气去面对这种探讨。正媒体所言,对历史的认识需要展现诚意,它必须是坦诚和磊落的。对中共来说,也只有当这种诚意被社会普遍接受之后,才能真正获得谅解与支持,才能真正维护执政党的尊严和增强道路、理论、制度上的自信。这种“自信”所撑起的言论空间,将会使今天的人们重新弄清楚六四对于中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其“遗产”为何物?对于中国未来的改革和民主,能提供何种有益的借鉴和警醒?或许,这才是25年后各方——中共、民运人士、普罗大众重新看待“六四”所当持有的态度。

万维视频:孔庆东首谈六四事件,没有血流成河
http://video.creaders.net/newsViewer.php?nid=625416&id=1389185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人民币突然跳水 发生了什么
2 不可思议 “习近平”消失!
3 黑天鹅突袭 北京守不住了
4 暴跌第一城,从4.5万每平跌到1.3万每平
5 中国经济有多糟? 仅这一项 每户损失6万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