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10日,西藏自治区纪委在拉萨举办全区纪检监察系统“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西藏自治区纪委书记王拥军在出席会议时强调,“反腐败斗争中西藏没有任何特殊性”。10天之后,西藏盐业总公司程润社、扎西德吉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消息率先出现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一栏。至此,这个于2012年年底首次披露官员“落马”消息的通报平台,写上了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落马”官员的名字。
从被通报官员的总体数量上来看,广东41名、湖北36名、福建32名,位居前三,四川、江西、山西落马“老虎”最多。今年来接受调查部级高官19人,超过去年总和。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案件查处”一栏,进入公众视野的第一则通报是一条转载于新华网的消息。2012年12月6日,“据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此后,这个被舆论称为“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的通报平台,在案情公布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26日,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21名官员被先后点名通报,其中包括2名副国级官员和37名省部级官员。
大陆媒体:西方莫给中国反腐泼冷水
可以说,中国这一年零七个月的反腐成绩可圈可点。然而,西方对于中国的反腐却有另一番解读。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文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注定要失败”,说它是“党的审判,而非依法审判”,“是政治驱动的产物”。文章还预测,如果反腐败持续下去,“也许会像18世纪的法国那样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革命最终吞噬了自己”。
《环球时报》社评称,这种论调折射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典型偏见:这是个缺少执政合法性的国家,权力斗争是中国全部政治行为的主轴。依他们看来,在中国只有政治运动,连法制建设也充满政治的杀机。所以《金融时报》把当前中国的反腐败看成是“清洗”。
文章称,我们不知道,《金融时报》的文章是否代表了西方力量准备把中国反腐败树立成舆论靶子的一个信号。
经历过很多政治运动的中国人,最能分辨出当下反腐败是多么不同。反腐败由纪检监察机构和民意同时推动,它的依据既是党纪,也是国法。党纪与国法的联合约束在中国深得民心,这也是反腐败能在中国开展起来,而在印度、印尼等“充满了腐败”的国家(《金融时报》语)却几无像样的成就的重要原因。
西方舆论越来越流露出并不希望中国反腐败成功的心态。它们一方面指责中国的腐败现象,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几乎每一次反腐败进展冷嘲热讽。这让我们想到,中国笨手笨脚地绊在腐败这个棘手问题上,并按照他们设置的某种议程往下走,是最符合西方真实愿望的状态。
现在的确有一些人希望反腐败会在某一天按照“适可而止”的原则停下来,他们认为反腐败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只能是临时性运动,注定是一阵风。他们没有看到反腐败的大背景是中国社会的法制化以及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反腐败已深深嵌入这一波澜壮阔的社会、政治进程,它所有可能翻转的路都被堵死了。
文章表示,前进和成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反腐败哪里是头呢?廉政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大概就是它的“头”。如此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大兴反腐倡廉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中共执政为民的真诚和担当,决定了反腐败决不会是中国的“硬着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