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民日报》刚刚借曹林之口呼吁“关注打虎,别总盯周的女人”,但是一旦有了关于女人的蛛丝马迹,又岂能错过?何况在周案曝光于广场中央之前,与女人有关的风流韵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周”围的女主播,更是版本累累,疑窦丛生。
北京时间8月7日,港媒终于按捺不住送来独家爆料,料中有破有立。破的是外界关于央视女主播欧阳夏丹、李小萌、劳春燕卷入周永康案的传闻和谣言;立的是同样身为主播的叶迎春和前主播沈冰卷入周案,目前正在接受调查。独家爆料发出一个小时后,一度受传闻所扰的李小萌转发了这条消息并附言,“那天化妆间碰到夏丹,她还问我同被谣言困扰怎么办,也有前辈跟她说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交给时间解决吧。时间果然来解决了,希望媒体靠辟谣博关注的做法,也能蔚然成风。”寥寥数语,亦被看作是当事人首度出面通过网络回应涉案传闻。最后那句“希望媒体靠辟谣博关注的做法,也能蔚然成风”的寄语,却也道尽了“媒体靠造谣传谣博关注已经蔚然成风”的现实境况。
虽然谣言往往最终被证明是遥遥领先的预言,但在周永康身边女人的问题上,泛滥成灾的谣言有多少能成为“预言”,还有待时间来荡涤。比如哪个央视女主持人是其情妇,哪个明星与其有染,现任妻子贾某是当年哪个官员介绍的,各路小道消息众说纷纭。以此为中心点,衍生出的故事更具戏剧性。比如周永康为与小其28岁的央视主持人贾晓烨结合,如何不惜设计车祸谋杀第一任妻子。至于贾晓烨其人的种种,包括身家背景以及相貌,亦成为全民扒皮的重点。只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网络舆论场正兴致阑珊评头平足的贾晓烨照片,经由央视工作人员确认,并非贾本人,个中黑色幽默不言自明,人肉搜索运动的盲目性亦暴露无遗。
反讽之外,正如欧阳夏丹对李小萌的劝慰,时间果然来解决了,却也只解决了个人问题,整个央视的外在形象和公信力的折损终难复原。公众揪着女主播和政治人物的风流韵事不放,一方面是窥私心理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不忍放过这样一个让央视这一金属怪兽颜面尽失的良机。正如人们揪着郭美美不放,重点不在于她是如何让红十字会这摊子浑水更浑,也不在于她是如何通过炫富挑逗公众仇富仇官情绪,而在于以郭美美为噱头和矛头可以站在情与理的制高点上,尽情肆意围攻红会作为公共机构是如何弱不禁风、劣迹斑斑。由此延伸开来,与其说郭美美倒下了,毋宁说说以红会为代表的公共机构之公信力和信誉倒下了;同样的逻辑,与其说叶迎春和沈冰倒下了,武宁说央视作为垄断了话语权的官方喉舌正在一步步滑向不可逆转的深渊。
听闻央视红杏出墙来,传媒老王略带疑惑连续发问:为什么会?是因为陷得太深?还是因为自己想要的那种存在,需要付出不简约、不平静、不淡定的代价?微博认证名为“敖评”的专栏作家则将郭美美与卷入周案的女主播放在同一天平的两端——卸了妆的炫富女看上去姿色很低,但就算站街女也有叫卖高价的自由何况有自愿咬钩的冤大头,就算株连九族,也只是人皆可买的。镜头前的女主播听起来觉悟很高,作为深受多年培育教育的公众人物,权贵一翻牌子就立马脱裤子,牌坊立得再高,也是出卖灵魂的权色交易。谁更无耻,谁更卑鄙?诸如此类的道德评判和嫉恶如仇式的挞伐,听上去言之凿凿,也能很快一呼百应,但在真相到来前,显然有点操之过急。
在周案牵引出的桃色新闻前,央视已是伤痕累累。从名嘴纷纷逃离,到财经频道的集体沦陷,每一次与央视有关的消息,总能掀起轩然大波。当年流传颇广的新闻评论部内部恶搞短片《分家在十月》一语成谶,正在一步步从舞台剧变为现实。短片以两部前苏联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为母本,剧中人物换成崔永元斯基、白岩松斯基、李挺诺夫、时间诺夫、杨继红波波娃等,一起调侃2000年《东方时空》改版、新闻评论部成立。彼时,白岩松斯基慷慨激昂地当众演说,“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记者报道:本台着火了……收视率下降、广告不再增长,重大新闻失语,央视不再是电视界的延安,糟糕的时代越来越缺少终极关怀……”
收视率下降、广告不再增长,受体制庇护的央视尚且可以另寻出路,比如利用绝对的话语优势变现。然重大新闻失语,越来越缺少终极关怀,却可能成为难以起死回生的致命伤。毕竟对媒体而言,影响力经济才是关键,如何构筑影响力,其中一项硬指标即在于能否第一时间站在新闻现场,用镜头告知公众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在做了一场政治评估后再进行选择性报道。很难想象,当政治属性以绝对优势凌驾于新闻属性时,央视又如何继续担当起电视界延安的角色?尤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以往的单一性被打破,获知消息的渠道变得繁冗多样。公众选择看什么,选择相信什么,不再是可操控的,可议程设定的。在此前提下,央视的沦陷势在必然。
央视在沦陷,也在被迫做出改变,公众的失望情绪同样在步步下陷。“既要打鸣又要下蛋”,如何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依照宣传机器的标准奉行政治实用主义,对央视而言终究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曾几何时,转战自媒体的南方系元老宋志标发出“新闻已死”的论断,对新闻真相的求索转而异化为一场又一场的舆论僭越战。所以,对央视的围攻,以及“红杏出墙”风波带来的公信力和外部形象危机,可能最终也会被证明是一场舆论僭越的戏码。放眼望去,央视表面上照样风光无限,内里的危机亦早已习以为常。人们在关注央视如何沦陷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变相贡献着注意力?影响力经济时代,眼球即效应,至少在这一点上,央视做到了。 (泉野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