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突然回到“韬光养晦”战略

www.creaders.net | 2015-02-19 21:29:58  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身为口才达人,与中国对话时总是喜欢引用中国的古典名句和名人名言,因为这样显得非常尊重中国,可以收买中国人的人心。2014年11月,奥巴马为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而访问北京时,曾两次提到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精神,强调应该从美中正在合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待两国关系。

  奥巴马经常说,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为美中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邓小平访美期间曾头戴牛仔帽子观看篮球比赛,凭借与美国人别无二致的行动收买了美国人的人心。这趟访问使中国能够在过去30多年间远离美国的牵制,在美国建构的国际秩序中尽情谋求国家发展。奥巴马说这番话也是为了暗示中国现在仍然应该遵循邓小平的指示进行发展,相当于为意图挑战美国的中国提出了一个委婉的建议。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不久前在本报赞助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 金兴圭(音))研讨会上,有韩国国内学术界人士指出,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外交有些类似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属于一种“新韬光养晦”战略,吸引了人们的关注。韬光养晦政策是出现在冷战即将结束的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中国内部发生1989年六四动乱 ,外部又不断发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等剧变事件,因此邓小平针对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提出了28字外交方针。

  这28字外交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经常被概括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全心全意进行经济建设,最终先后将英国、德国和日本甩在身后,成长为了与美国并称“G2”的世界大国。

  随着国家实力日渐增强,中国的姿态也越来越高调。评价认为,2008年始自纽约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美国表现疲软,中国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比如中国当时曾提议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代替美元作为主要货币等等。习近平执政之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音似乎越来越高。习近平不仅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还提出亚洲的安全由亚洲人负责这一亚洲新安全观,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方针似乎已经消失于尘埃之中。

  峨山政策研究院地区研究中心主任金韩权(音)主张,去年11月举行APEC峰会前后,中国再次搬出韬光养晦战略,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去年12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时表示“引领世界的是美国。美国已经主导了体系和规则,中国愿意加入这个体系,也尊重这个规则”,似乎仅仅这样说还不足以阐明意思,汪洋副总理接着说“中国没有想法、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中国尊重美国的主导地位”。

  进入新年以来,中国知名学者不断表态支持汪副总理的以上发言。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院长金灿荣曾在1月10日主张中国会继续展开低姿态外交,两天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也出面表示中国无意挑战现在的国际秩序。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更是表示,虽然有说法认为中国外交变得强硬了,但中国在2050年前都会秉承现在的外交战略。分析认为,所谓“现在的外交战略”就是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战略。

  那么,中国为什么突然回到“韬光养晦”战略上来了呢?因为中国认为现在的国际环境正在变化。有说法认为,现在的美国和中国都自信能够压制对方。美国认为,只要本国经济恢复,中国实力相差尚远;中国则认为,只要中国的国家力量得到充分发展,足以将赶超美国。然而,最近美国的经济恢复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的预期。

  美国已经将经济增长率提高到3%以上,国内经济局势处于理想状态,失业率也只有5%左右。特别是,美国量产的页岩燃气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致使此前凭借石油武器对美国指手画脚的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纷纷陷入经济萎靡状态,发挥了巨大威力。而这些国家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因此中国产生了相应的危机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迅速表现出了不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战略姿态,打算继续秉承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战略,静静的积蓄力量。金韩权博士解释称,习近平时代的新韬光养晦战略与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表现出了强烈决心,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韩国究竟应该怎么去做?鉴于中国已经放低姿态,预计短期内美中不会出现对决局面,韩国也不需要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抉择。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需要在巩固韩美安全同盟的同时,在经济领域保持与美中两方的合作,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邓小平的教诲对现在的韩国同样非常适用。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