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墙内自媒体智谷趋势Trend文章:想知道关税大战对于普通人的影响吗?
这里要先反驳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这个影响事先大家已经消化了,已经体现在现有的交易里了。
鬼扯,这个结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意外,其严峻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第二种观点是有人说这个对等名单只是一个谈判筹码,先抛出来等你来谈,只要你满足他的条件,过几周就回到原点了。
但如果说一开始的 54% 还有那么一丝谈判的空间,那么后面东大硬刚后老美关税持续加码至145%就说明,这次是完全不可能谈的了。
但普通人更该关心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这场对决将如何直接冲击你的钱包。
太过晦涩的专业词没必要多说,我们将从三个最简单易懂的角度拆解影响:
1、汇率崩滑:人民币若破8,进口商品价格飙升,你的购买力会被吞噬多少?
2、资产缩水:股市、房产、黄金……哪些资产会暴跌,哪些反而能避险?
3、出口熄火:当三驾马车只剩一驾,普通人收入增长的引擎还靠什么拉动?
这场对抗没有赢家,但提前看懂规则的人,至少不会成为代价。
汇率
对于普通人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汇率。
18年中美贸易战的时候,很多人就吃了大亏,汇率从6.2被干到了快7的位置。
六个月的时间里,它往下滑的速度,比当时的房价还快。
汇率往下走,不说虚的,影响的就是购买力。
在购买力的概念中,一块钱本质不是一个数字,也不是一张纸,而是代表其背后到底能入手多少实物的商品。
中国现在很多东西是要进口的。
最有名的就是工业的血液——石油,中国对外的石油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0%。
(图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还有芯片,虽然这几年中国已经在大搞芯片。但中高端的芯片,还是主要靠进口,这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几类产品。
购买力缩水了,同样的钱,你就买不到那么多东西了。
当汇率再持续往下走,资本肯定会出去。
因为全世界的钱都是足够聪明的,要跟着回报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丧失购买力的时候,股市就凉了,甚至引发严重的通胀。
之所以强调汇率和投资收益率,是因为这是决定个人财富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因素。
接下来的汇率的三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也是最好的场景,到 7.4 水平。
第二种场景,也是国际投行们给出的预测,7.8 到 8 的水平。
第三种场景,不排除破两位数,目前看概率不大。
什么叫做最好的场景呢,那就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跟老美的谈判情况。最糟糕的情况是最后只有东大在硬刚,其他主要经济体都退让了,或者都在跟老美博弈。
第二个条件,国内刺激和对冲政策的力度。最重要是是否马上开始大放水,坚定地把内需和消费搞起来。
第二个最关键,很多人不知道,从去年924到现在,表面上在喊政策转向,在开始刺激了,但其实还是很谨慎。仅仅是管理预期,没有多少真金白银。
去年12月份央妈说货币政策要适度宽松,实际还是要看数据。
最近几个月央妈反而在回收流动性,净回笼大概是三千多亿,甚至这几天都还在回笼流动性,政策力度是远低于预期的,根本没有什么大放水。
第三个条件,东大的产能,能否顺利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区域。
老美现在很狡猾,他不但盯着东大的出口,还注意到东大大量地转口到第三方,再转入美国的情况。
所以如果他把这个转口也切断了,那么我们跟第三方的贸易也会受影响。
三个条件如果同时实现最优,人民币能维持在7.4左右,如果只能满足一个条件,很可能就7.8到8。
最坏的情况,三个条件都不满足,以及硬刚没有回头路,可能会在东南小岛出现最坏的事情。
示意图
资产
第二个影响就是资产的价格,这是非常直接的。
18年的时候,股票市场从3500下滑到2500,呈现25%的回撤。
所以千万不要听有些人说这个关税影响已经被消化了,完全鬼扯。
我们为什么有自信,因为我们是把判断和自己的真金白银放到市场里去做验证的。
当时 517 楼市出救市政策就有提醒大家,任何一次回暖都是出手的好时机,是出手,不是入手。
当时好多朋友还不信,还有幻想。
实际上,你要是听了我们的,517 赶紧走,起码少损失 15% 到 20%。
现在很多人挂着走不了,想走走不了。
为什么这次关税大棒会对资产的价格产生如此大的冲击,这源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法。
当资金遇到重大的不确定的时候,基本上都要去找避险类的资产。
黄金和美债数字疯跳,就代表着背后的不确定性。
这段时间黄金的价格,就反映了4月3号带来的冲击。
不过黄金短期向下不代表它的价值也在向下,反而凸显了它的避险属性。
当大量的资产往下的时候,很多人就要拿现金补保证金了,不然真的要爆仓完蛋了,所以要落袋为安,出手一部分。
冲击的时候黄金会短期往下走,这个时候反而是你入手的好时机,中长期还是有机会。
黄金一度涨得这么疯的背后机制,本质是一种非常重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冒险了,想找一个稳稳当当的港口待着,黄金就是这样的一个避风港。
当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别的避风港,但是没有黄金这么明显。比如现金,部分债券,还有保险类产品,这就是底层的规律和人性。
出口
第三个影响就是出口。
过去有三驾马车拉动东方大国经济往上走的说法,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最后一个是出口。
这两年消费很有压力,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多个会议(包括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3月份的两会)为此讨论了很多相关政策,强调2025年的重要工作目标即为振兴消费。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直言消费应摆在2025年政府工作中的第一位。
只看说什么意义不大,具体要看的是怎么做。
东大的语境向来含蓄,没到紧急时刻,不会在文件中多次刻意强调这个。
多次提消费,无疑印证了消费乏力的事实。
一个真相是,上面虽然在说要刺激消费,但是严格意义上整个的东方大国的体系是重生产轻消费。
重生产轻消费,因为核心更多的在于要安全,要去掌握产能,在于生产能力。
消费,按照上面的说法,只是叫享乐主义。
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勤俭奋斗,要一下子搞消费,是有点难。
那么转向投资行不行?
投资是过去十年东方大国的砖头行业、基建行业、核心拉动力。
但现在的投资为什么不行,不是不想投,是找不到地方投。
原来花一块钱能回来八毛,现在花一块钱出去能回来三毛。
所以说这几年我们就是真正的那种机器出口,大家有没有印象叫四个字,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生产的东西太多了,自身消化不了,只能把那个东西卖出去。
这其实某种意义上会跟外面形成了一些摩擦,因为这相当于是把我们的东西倾倒到外面。
不光是老美,印尼、小泰都跟我们有摩擦。
因为我们都是内卷的方法,那就以价换量,便宜,然后疯狂的出口。
这就是出口为什么能够把我们的整个经济就能够支撑起来。
如果川普挥动关税大棒,我们的出口会不会受影响?
三驾马车已经有两架驾马车熄火了。
如果出口这一驾马车再熄火,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必将受影响。
接下来的事情真的是会影响到三年,大家要做好三年熬过去的准备。
如果说从老百姓的忍耐力来看,东方大国的老百姓肯定更强,我们什么苦没吃过,疫情都抗过去了,还有什么经历不了?
实际上,东大和老美关税超预期,双方正在进入比伤害力、比耐力、比谁更能熬的阶段。
川普目前的策略是广泛打击、极限施压。
东大则是精准反击、寻求对美压力最大化。
4月4日宣布对老美加征的34%反制关税中,农产品是一个重点;出口管控名单新增16家实体,不少是支持加税的老美制造商;将11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波音的无人机子公司在列。
为什么?
因为老美民众面临通胀和短缺时更易有不满情绪,而东大民众更能忍,在经历过上一次贸易战后,东大企业和民众已经从心理和应对上有一定的自我调适,对现实“放弃幻想”。
综合来看,要比拼长期耐受力,体制和稳定性方面东大有优势,经济缓冲厚度方面则是老美。
关税之下,普通人如何对抗周期
川普的态度其实就是两点,要么你就忍受,要么你要把产业链弄过来,核心就是制造业,就是更关心安全,就是在算政治账,不是经济账。
我们既然选择了硬刚,就没有回头路了,势必奉陪到底。
关税战已无回头路,未来三年将是“比谁更能熬”的耐力赛。
简单说,就是普通人接受现实,放弃幻想;少听宏大叙事,多算个人账本:减少负债、储备现金流、暂缓高风险投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2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5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