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但是文章说,这个区别却可以解释为什么自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去年11月在亚太经合会议间歇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及美国高级官员以来,一向因主权争议而动荡不安的东海和南海现在却平静无事。
《金融时报》引述分析人士和地区外交官说,北京已经明白,在该地区做出咄咄逼人的姿态外交代价太大。中国当局现在把精力集中在不那么明目张胆的宣称主权的行动上,比如在菲律宾有争议岛礁附近进行挖泥和建设活动。
文章引述智库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师Xie Yanmei说,中国将继续采取他们认为后果不大的行动,比如填海造岛,但是如果在外交代价太大的情况下,不会积极宣称主权。文章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新策略看来是奏效的。
菲律宾提出反对中国在美济礁周围挖泥和建岛活动。但是中国的行动并没有引起去年5月向越南专属经济海域派出钻井平台时引发的激烈反应。越南示威者攻击在越南中资和外国公司,连越南政府都要费力应对国内的反华情绪。
北京与河内经过六个月的修补关系会谈,习近平宣布他一直重视中国与越南的传统友谊,愿意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今年1月1号,981号钻井平台途径越南专属经济区海域前往新加坡时,中国海事局还发出“宽泊位请求”通知,进一步显示中国软化姿态。
《金融时报》引述一名在北京的外交政策顾问说,“(中国咄咄逼人策略的)负面效果很清楚,影响很大,损害了中国的软实力,特别是与邻国关系,帮助了美国向亚洲倾斜,增加了军事冲突的危险。”
文章还说,中国不仅是在南中国海改变了策略,在东海与日本的主权争执中也做出策略调整。
根据国际危机组织的数字,中国巡逻艇在2013年8月进入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有争议海域28次,而去年6月只有6次。国际危机组织分析师Xie Yanmei说,中国减少了巡逻频率,还使其活动更有预测性,以便减少与日本冲突的可能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