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月5日中共人大会正式开幕。当天有陆媒在相关报导中披露,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的中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坦言自己当年任职安徽时的治淮之路是错误的。中共近二、三十年来所走的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问题再被聚焦。
报导称,3月5日下午,汪洋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当听到代表建议明确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发展时,汪洋坦言〝当年走的是错误道路。淮河两岸人民没富起来,生态也坏了〞。报导称,恢复淮河生态确实是安徽的〝心头大患〞。
目前,转载了相关报导的大多数中国大陆网站已删除这条消息,显示其涉及的问题很敏感。
据公开的资讯,汪洋1988年至1992年在安徽省铜陵市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期间,因大胆尝试经济改革而得到邓小平的赏识。此后,汪洋在安徽省一路晋升,先后担任安徽省计委主任、省长助理;安徽省副省长等职务,到1998年已出任安徽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然而,随着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安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尤其淮河污染问题触目惊心。尽管安徽省政府当时也提出了治淮方案,曾推出大规模污染整治工程,但治理效果并不明显。〝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一度成为舆论界谈论淮河流域污染问题的经典话语。
事实上,先污染再治理,边治理又边污染的情况,是中共治下的中国整体上近二、三十年来的常态。据公开的资料,2002年以来,中国民间针对环境当局的投诉每年增加30%,2004年达到600,000件。
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2007年的一篇署名文章曾统计,自那时起环境问题造成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每年增长29%。
有舆论分析称,腐败的严重影响则是有效执行环保政策的另一大阻碍,而中共地方当局也常常为了眼前的短暂经济利益而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与政策。
今年中共两会前不久,中共央视前主播、记者柴静针对中国雾霾问题自费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大陆引发关于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舆论热潮。中共官方媒体也一度罕见对该片进行了正面报导。
有外媒分析认为,柴静的这个举动能获得中共当局的包容甚至一定程度的正面评价,显示她与北京当局有某种默契,或是为习近平下一步针对中石油系统的〝大动作〞作舆论公关。英国媒体BBC认为,北京当局或有意利用公众舆论压力来为下一步推行新的油气能源法律开路。
柴静自己也曾公开表示,她已经把纪录片脚本和采访寄给了全国人大和负责中国新的油气能源法律的政府部门。
3月5日,中共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人大正式开幕的会议上发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了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他声称〝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他并誓言要在今年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1%以上。这个誓言能否兑现,外界还持观望态度。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直击:1800万人的深圳失控 习近平梦碎了… |
2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3 | 习近平也要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是如何发家的 |
4 | 川普发文: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不会再有下一 |
5 | 确认了!习近平将应邀发表讲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主席万寿无疆! | 解滨 |
2 | 93阅兵 习张只能在细节上暗中 | 胡亥 |
3 | 纪念的号角吹响了,但我们该听 | 万维网友来 |
4 | 川普的大限与美国的前途 | 芦笛 |
5 | 总书记可能有恙 | 山货郎 |
6 | 袁藤飞是一个伟大的人 | hare |
7 | 忆四个国军遣孤 | 体育老师 |
8 | 铁打的江山 | 倩影 |
9 | 当泽连斯基说出“我们的东部四 | 老虎哥 |
10 | 阅兵了,天安门找一下领导们在 | 五人墓碑記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