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习近平遇到孙少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习近平,孙少平;一个真实,一个虚拟;一个喊出中国梦,一个执着于致富梦;一个是小时代里的大人物,一个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他们因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而结缘,也在众口谈说中成了不同阶段中国的反照和镜像。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地,一部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明珠的《平凡的世界》,有人看到了追梦与奋斗,有人看到了不同艺术展现形式之间的得失与差异,也有人看到了旧时代中国的穷困之境。上海的后起之秀澎湃新闻,率先将习近平和孙家兄弟关联在了一起。1975年, 习近平和同龄人孙少安、孙少平一起经历了连抢水喝都能闹出人命的陕北大旱;当孙少安困于家境忍痛放弃初恋润叶时,习近平也因为“家庭问题”在入团、入党乃至上学的问题上诸事不顺;当孙少平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支撑饥饿而自卑的求学生活时,窑洞里的知青习近平也为了借本《浮士德》徒步走了60里山路……除此之外,习近平还跟孙家兄弟的原创作者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
眼见网媒的这种“嫁接”,态度中立者从中感觉到了媒体讨巧的操作手段, 因为这种将新闻人物与热点剧集关联在一起的做法,既便于传播也容易引起共鸣;批评一方则不满于无所不用其极的“献媚”,任何事情都逃不脱政治的束缚和捆绑,到最后悉数沦为了造神运动的工具性存在。围绕后一点,《纽约时报》直言不讳,“习大大”再次燃起的中国人的领袖崇拜之情。“他(习近平)的名望部分源自对腐败的宣战,以及高呼‘中国梦’等令人鼓舞的口号。但这种崇拜也来源于无休无止的宣传,其中将习近平塑造成了超人与普通人的混合体,他自己撑伞、踢足球,而且懂步枪射击。”
说来说去,又是一场造神运动?如果被西方言论牵着鼻子往前走,可能观者大都会陷入类似的疑问漩涡中不能自拔。何况,普罗大众对于英明强势领导人的希冀,是有着历史根源的。在中国过往封闭的环境中,社会思想很单纯,人们对结论的重视远甚于对论证过程,使话语表述简单化。所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振臂一呼时,广场上数万手持着红宝书的红卫兵就异口同声喊出了“毛主席万岁”。至于毛泽东能不能活一万年,如此将一个人推上神坛的做法合适与否,没有人去理性思考和具体论证。
中国需要英明的领导人,需要唤醒中国这只沉睡狮子的人,但唯独不需要的,就是神。毛泽东时代的造神运动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作为建国后出生的第五代领导,习近平更应警惕这种浪潮的裹胁。不得不说,中国长期以来有着造神的传统和巨大潜力,在民间层面,很多人热切地喊着“习大大”,因为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需要“被做主”。也一直有人渴望出现政治强人,他能铲除腐败,扭转日渐严峻的不平等局面,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外国商人也希望中国出现这样的强人,打破臃肿的国有部门对经济的垄断,结束多年来政府对经济改革的犹豫不决。
如果《纽约时报》看过中国官媒光明网署名“国平”的评论《平凡的世界里走出的不平凡中国梦》,或将会不由分说地将其也当作“献媚”和造神的一种,且是集大成者,也未可知。为何这么说?一方面,国平其文并未单单停留在对比两人的生活轨迹和遭受的苦难层面,而是透过苦难看到了在梦想的鼓舞下如何向命运发起挑战;另一方面,文章巧用热播剧集作为引子,来为习近平时代鼓与呼,可谓润物细无声。
显然,当局喉舌的醉翁之意,不在孙家兄弟,而在习近平。“1975年,当习近平走出陕北那片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时,并没有忘记还留在那里的孙少平、孙少安们。而是将千千万万个孙少平、孙少安的没有开花结果的爱情、没有空闲读完的书、没有成功的创业化作了同样一个梦想抗在肩上、挂在心间。40年来,无论是作为县委书记耕耘于河北正定,还是作为省级领导主政福建、浙江,习近平始终没有忘记那些‘平凡的世界’里的兄弟姐妹们的梦想,始终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记在心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也就因此有了‘正定翻身’‘晋江奇迹’‘八八战略’这一系列发展佳话。”
习近平遇到孙少安,这样的虚实关联,可能只是媒体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孙少安背后的中国,以及习近平时下带领的中国,两相比照过后,却是比单纯的人物聚焦更值得抒写的部分。孙少安背后的中国,刚刚从毛泽东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还未彻底褪去脸上残留的污渍,思想上的僵化和陈旧更是积重难返。在这样的特定历史阶段,有人虽则衣不蔽体依然能够不忘初心,也有人在投机主义的指引下走向不归路。彼时,稍微的不按常理出牌,都有可能招致扣帽子和抡棍子的厄运,更遑论充分的获得感和存在感。
习近平带领的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十八大上台至今,各种溢美之词已经被反复铺陈。比如港媒的中兴领袖之论,美国前官员洪博培的领导力“前所未有”,以及《经济学人》一语双关的黄袍加身。习近平背后的中国,也一再成为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不二之选。比如韩国电视台在中国传统春节之际推出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就是中国当下国际地位最鲜明的表征。
习近平春节期间考察陕西
这样的中国,也得益于民众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存在感。用《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的话说,“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在羊年之初,习近平说,“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将时间线拉到十八大,习近平在就职演说中说,“人民为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克强在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无处不在民众的获得感和存在感。比如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高达7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凡此种种用具体数据说话的惠民之策,与习近平的民本理念交相辉映。
在中共当局严密监控下残喘的原《南方周末》评论员笑蜀,虽然话题的引子是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但是最终落脚点也未能脱开“民本”的大框架。在其看来,世上没有救世主,现代社会还以为改变是极少数先知的专利,众人只配搭便车,这不过是乌托邦式的梦呓。没有众人即千千万万公民的崛起,极少数先知绝无可能撼体制于万一。这种立足于公民行动的“从我做起”,每个人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推动改变的“从我做起”,固然不能创造一夜总解决的神话,但无疑是当下中国最现实的选择。改变的进程对众人敞开,以公民社会的集体力量解决体制穹顶,是从不可治理到可治理的前提,也是解决所有中国问题的前提。
笑蜀对公民社会的热情,显然还没有在一次次的监控中消退。但是寄希望于公民社会的崛起,并将其当作解决所有中国问题的前提,恐怕只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愿景。毕竟,回归到现实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孙少安一样敢想敢做,也没有足以构成崛起力量的不甘于平庸并敢于追求梦想的孙少平们没存在。
看过《平凡的世界》,代言人潘石屹被感动得老泪纵横,路遥母校延安大学在校图书馆拉出了“像孙少安一般去奋斗,像田润叶一样去爱”的横幅。这也难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是习近平,还是孙少安,这背后其实潜伏着一个如何理解中国的问题。
《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从中所理解的中国,概而言之可归结为两个字——苦难。这也大抵是很多从积贫积弱的中国一路走来的民众的理解。同样的苦难叙事,在冯小刚《温故一九四二》中也有过一次短暂讨论。只可惜,这样的苦难叙事,在当今高度戏剧化、娱乐化的收视语境中,早已变得花自飘零水自流。武媚娘的胸成就了一次全民参与的话题讨论,什么时候《平凡的世界》背后的苦难与梦想也能登上话题榜,那么作品中表达的苦难,可能就不再只是苦难;飞扬的梦想,也就可能不再只是梦想。 (泉野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2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3 | 中方亮底牌了…… |
4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5 | 普通人要做好再熬三年的准备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2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3 | 中南海这场闹剧 蹦跶不了多久 |
4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5 | 李显龙夫人转发批习文章 内幕不简单 |
6 | 北京准备抛出习 更大政治动荡山雨欲来 |
7 | 中方亮底牌了…… |
8 | 又一家中国巨头出事 问题迅速恶化 |
9 | 回京就消失 习提前交棒 他全权行事 |
10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