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人民日报斥老人干政 江泽民晚节存忧

www.creaders.net | 2015-08-12 10:12:08  外交学者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人民日报》一篇关于老人干政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日媒认为,《人民日报》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警告意味。

  日本《外交学者》8月12日在题为《中国官媒告诫退休领导不要干政》(China's State Media Tells Retired Officials to Stay Retired)的文章中称,《人民日报》的文章似乎是在影射前任领导人江泽民。

  文章说,虽然《人民日报》的评论没有直接点名,让读者自己去猜测。但是《新京报》列举了一个退休仍然干政的领导人名单,这些人都是被反腐运动打倒的老虎,包括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等人。言外之意非常清楚,退休后仍然干政是腐败的标志,也是以权谋私的表现。

  《新京报》也列举了哪些裸退的官员,包括前副总理万里、前总理朱镕基以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此同时,文章还盛赞了邓小平,提出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文章还说,虽然邓小平和胡锦涛都被作为模仿,然而在他们中间的江泽民却没有被《新京报》提及。中国官媒避免公开批前任告诫领导人为作恶者,这不让人意外。但是《新京报》拒绝将江泽民列入正面榜样的名单中则是发出了不满的强烈信号。

  事实上,江泽民或许是中国那些退休后仍然干政的政客之中最出名的一个。江泽民下台后,竟然仍把持着中央军委主席的职位长达两年之久,这个举动严重削弱了胡锦涛对军队的控制。

  《人民日报》评论的时间点也是向江泽民发出了一个含蓄的信号。在过去一周,中共官媒一直都在忙着强调,今年的北戴河无会。在过去,退休的和在任的领导人将会在北戴河会晤,敲定国家政策。但是今年,官媒已经指出,在7月20日至30日之间的政治局会议中,政策决定已经敲定,在北戴河不会再予以讨论。换言之,官媒想要强调,国家政策只会由在任官员制定,不会等待诸如江泽民一样的退休领导人的建议。

  此外,还有其他迹象显示习近平领导的现任政府正在努力清除江泽民的影响力。在反腐运动中打倒的郭伯雄和徐才厚和江泽民有紧密的联系。

  庆亲王连累江泽民

  美国雅虎新闻网8月10日发表了题为《中共官媒批评退休的领导》(China Communist paper criticises retired leaders)的文章称,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星期一罕见地发表了一篇批评退休领导人影响仍然存在的文章,这篇文章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习近平反腐运动的深度的猜测。

  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已经打倒了一些列的高级和基层官员,包括前政法王周永康。周被认为是前主席江泽民的盟友,江泽民的统治时代是1989到2002年,但是外界认为,在胡锦涛当任主席时,江仍然拥有巨大的权力。

  一些关于习近平和中纪委是否会将反腐目标锁定江泽民的猜测流传开来。

  中纪委今年2月刊发了一篇批评大清裸官庆亲王作风问题的文章,外界认为庆亲王影射的是曾庆红,曾庆红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并且是江泽民的得力助手。

  《人民日报》星期一的评论不点名地批评了退休领导人抓住权力不放,在党内引起了分裂。

  《人民日报》的文章将领导人的退休比喻为茶水的逐渐变凉。这个比喻在中国的微博上引发大量具有影射意味的评论。一名博客写到,如果姜茶仍希望像以前一样炙手可热,那么,它将被倒掉。

  在中文里,姜和“江”是同音词。

  人民日报呼吁让人走茶凉成常态

  《人民日报》8月10日发表了题为《让“人走茶凉”成为正常的存在》的文章称,对于“人走茶凉”需要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

  在中国人的语境中,“人走茶凉”是个包含着哀怨情绪的词汇。但更准确些地来表述,《人民日报》所言的“茶凉”,指的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说,官员退休之后就不应当对此前权力恋恋不忘,并学会接受权力的失落。如此而论,“人走茶凉”就完全是种可以接受的现象。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指出的,无论是从工作层面还是从情感角度来讲,“人走茶凉”都是必然结果。退休了,权力自然当放下;不在原单位了,和曾经同事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将变淡。

  《人民日报》的文章,实际上指出了并不鲜见的“退而难休”现象。“退而难休”存在的最大负效应,显然还不止在于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是对一个单位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倘若少数退休官员再千方百计延伸权力,不管政策如何、不顾政德影响,努力让那杯“茶”始终热着,甚至还可能触犯党纪与相关的法律。恰缘于此,相比于对“人走茶凉”的感慨,更需要条分缕析的是,一些官员即便在退休之后,为什么仍然试图成为那个拥有权力的人?

  在笔者看来,“退而难休”无外乎两个缘由。一个是对于权力能量的迷恋;另一个则是对退休官员监督制度的未落实。权力能够呼风唤雨,有着让人血脉贲张的魅力,权力的好处,人所共知。要求那些曾经熟悉权力巨大能量的官员从中完全抽离,在退休之后,将自己迅速还原到一个普通老者的角色,这需要一个过程。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这般过程是无法杜绝其存在的。但如果无法迅速地完成身份的自我转换,那么抱怨“人走茶凉”就会产生,“退而难休”亦如影随形。

  提及对退休官员的监督,这当然是个宏大的话题,却也与“退而难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识而言,官员在退休后,就已实现了与在位权力的切割,与此同时,系列对官员退休后约束的党律法规,早已明文存在,但为何依旧无法阻止一些退休官员插手原单位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这当然与权力的延伸效应有关,但更重要的缘由,是系列监督法规没有起到应有约束作用,明文的监督举措就在那里,但执行的力度远远不够,“退而难休”现象出现就不足为奇。

  如何来看待官场里的“人走茶凉”现象?我们应当拥有这样一种共识,应该杜绝生活上的“人走茶凉”,就算退休,也应该对退休官员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同时应当接受,“人走茶凉”是正常的存在。官员在退休之后,不应当拥有某种过度的权力热量,更不应当利用此种余热来为更多的利益“凉茶”添柴加火。不能放弃对退休官员生活层面的关怀,但退休官员更应该适应权力的失落期。而要让这两者实现,既需要退休官员的体悟,更需要制度性的保障。

   33


相关新闻
江泽民故居开放参观扒一扒江泽民身边三位大秘的真面目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