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神经毒气 相信央视、津官或军方?

www.creaders.net | 2015-08-20 11:16:19  动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这两天,“神经毒气”,成了天津大爆炸后这一波舆情的热词!

  百度对“神经毒气”有如下定义:

  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或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这类毒剂特别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醯胆碱酯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乙醯胆碱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粘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之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成为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战剂。

  最具代表性的四个神经性毒剂是塔崩、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1995年3月20日欧姆真理教制作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其中采用的沙林,学名为“甲氟磷酸异丙酯”,就是神经毒气的一种,也是毒性最大的有机磷酸酯之一。

  天津大爆炸后,“700吨氰化纳”谣言流传近一周,终被党媒证实。但近日,党媒自己却曝出一条爆炸性消息:天津港现场居然发现——神经性毒气!

  但昨日天津政府举行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则矢口否认“神经毒气”存在,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中央电视台在公开造谣?很少说真话的央视,这回脑子进水啦?

  我们不妨从资讯源头看看“神经性毒气”新闻的本来面目。

  下面是8月17日晚央视《焦点访谈》中一段1分28秒新闻视频的文字实录:

  央视主持:爆炸发生之后,事故区域的空气就处于严密监视当中,每天都会有很多支小分队,对空气进行监测。16号上午,记者跟随侦检队员来到了距离爆炸核心区500米的集结地。沿途记者看到在爆炸核心区的周边,为了防止降水后污水外溢,已经垒起了一道一米多高的防护堤。就在工作人员准备下车检测时,车载监测系统和手持监测器同时发出了警报声,提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已经超过了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值。

  李兴华(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副参谋长):今天上午这趟去采集的结果,侦测的结果跟昨天(15日)几乎一样,还是氰化纳和那个神经毒气,这两种有毒的气体。

  央视记者:那它的指标是多少呢?

  李兴华:指标达到了最高值。这两项指标都达到了最高值。

  央视主持:专业人士介绍,爆炸区域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神经性毒气,如果神经性毒气密度较高,应该尽快撤离。如果超标不严重,也应该做防护措施,避免与人体接触。

  门宝(北京化工大学国家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实验室博士):嗯,首先呢一类物质就是,这些物质遇水或者遇堿能产生气体,然后产生神经性毒气,比如氰化纳还有一些硫化堿。另外就是一些物质在高温爆炸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性气体,比如二甲基二硫。神经性毒气一旦人吸入的话,可以与我们的神经细胞作用,使我们的酶呀失活,这样的话,另外可以导致我们的呼吸系统啊、心脏呀等骤停,进而导致人死亡。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央视17日晚间《焦点访谈》视频以及采访文字,现于网路上已难觅踪迹,这又是为什么?唉,原因我不想分析了,还是那句老话——你懂的!

  昨天上午和下午,天津官方举行了第九场和第十场新闻发布会。

  以下是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关于“神经性毒气”问答片断……

  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今天早上有报导称核心区有神经性毒气,该怎么处理?

  包景岭(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我早上才听说,我还是刚才那个说法,内部检测我们不负责。神经性毒气不是我们的检测专案,一般都由军事部门负责,我们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物质,今天接到这样的通报后,我们的监测点上的可移动便携仪器可以一次性测出几十种有机物,根据仪器,我们没有发现新的特征污染物。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检测,我们需要知道物质的名称,如果属实,我们会和军方进行联络,如果是某些人的想像,我们就没办法了。

  以下是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关于神经性毒气问答片断……

  路透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早上有报导说,有神经性的毒气,可能在核心区,你对这个有没有什么资讯?

  温武瑞(天津市环保局长):关于神经性毒气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有关的报导。在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也看到有些权威的专家进行了解读,觉得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从我们环保部门目前已经开展监测的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检测到这种物质。

  其实,在此前一天的8月19日,新华社就已发布军方专家评论,称“神经性毒气”一说属“重大误判”!

  请看新华网天津8月19日电:

  17日晚,一则媒体报导称,天津港爆炸现场检测出神经性毒气,指标达到了最高值,甚至认为爆炸区内的多种危化品都可能产生这类物质。国家神经性毒剂中毒救治标准的起草者,国际同类标准的主要参与人员之一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王永安研究员说,神经性毒气的标准说法应该是神经性毒剂,是毒性极强的化学物质,其毒性比氰化物高几十倍,合成极为复杂,而从爆炸现场探明化学原料,结合神经性毒剂的核心原料和生产条件来看,事故现场根本没有产生神经性毒剂的可能。

  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专家丁日高认同王永安的观点:“只要具备专业常识,就知道这绝不可能。”同在现场执行任务的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学院专家王宁也持同样观点:“我们看到这则报导时都很吃惊。”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聂志勇、全军中毒救治中心王汉斌主任医师同时介绍,到目前为止,专家组并没有听说有神经性毒剂中毒病例。王汉斌认为,危险化学品检测及判读应当依据科学程式来进行。“此次重大误判,源自于对仪器检测的结果没有进行常识性分析解读。”

  我们看到,这两天,围绕“神经性毒气”在天津港火灾现场是否存在这一重大问题,在中国舆论场上,正反两方开始——打起来。

  正方是两家: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公安消防总队。反方是三家:天津市政府、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学院。

  那么,在如此重大问题上,出现不同意见似乎也属正常,因为这个“神经性毒气”问题,实在是太敏感、太吓人了!

  我想现在中国高层采取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放手让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各方充分发言,充分辩论。让央视和北京消防总队继续说!说说他们为什么认为会有“神经性毒气”存在,或者说说他们为什么又会出现“重大误判”,这个“重大误判”又是如何造成的?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5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