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举行大阅兵期间,以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元老现身,引发各界对江泽民露面的诸多解读。有大陆媒体对比《人民日报》6年前的阅兵报道,在文字及图片上的报道方式来看,透露了极其重要的信号。
9月4日,解读中国政局的微信公号“时局眼”发表了题为《<人民日报>报道阅兵的变化你读懂没?》的文章,将《人民日报》报道2009年“十一”阅兵与报道这次阅兵的两个版面拿出来作对比。
从《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报道阅兵的版面可以看到,当时在红色副标题上列出了江泽民和九个政治常委的名字,而且江泽民紧跟在胡锦涛之后。中间是并列两张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单人图片。
《人民日报》2015年9月4日报道阅兵的版面则有很大不同,在标题上,江泽民只列在小号字的黑色副标题上,而且是排在所有现任常委的后面。而对于版面上的图片,只是放了习近平的照片。
在中共官媒的报道中,中共领导人“名字排序、新闻时长、新闻安排在第一条或者第二条都有其规则和逻辑”。
中共“十八大”后媒体报道有新规则,就是在中共前后任领导人同时公开露面时,“不再通过排名等报道方式表达对前任领导人的‘尊重’”。
“时局眼”报道指出,最明显的转折点是,2013年1月21日,新华社播发的《杨白冰同志遗体在京火化》新闻中,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名字出现在第12位,位列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4名已卸任常委、但仍担任国家级正职的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之后。而此前在新闻报道中,江泽民的名字排在总书记之后、其他常委之前。
1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解释排名变化的原因:十八大后,江泽民向中央请求,今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宾排名顺序中,将自己同其他老同志排在一起。新华社报道说,“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宽广胸怀”。此后相关的报道中,也都遵循了这一规律。
据了解,在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对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媒体也接到要精简篇幅、简化称谓罗列、注重内容等相关要求。从这方面来看,9月4日《人民日报》对阅兵的报道,标题中也是不再逐一例举都有哪些领导人出席参加,而是突出处理阅兵中最重要的新闻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时局眼”在文章结束后提醒称“如果你还不太明白,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或许会有帮助~”。点击打开后则是一篇题为《北戴河会议的特殊作用已大不如前》的文章。文章中指出,“老人干政”或被解除。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
2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3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4 | 这场大风暴,终于来了 |
5 | 突发!美国、日本,重大变数 |
6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7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8 | 疯传:白宫新闻秘书一边工作一边喂奶的照片 |
9 | 热议:中美一拍即合 会谈出奇顺利 |
10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