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弃夫弃女进疟疾区 屠呦呦当年真狠

www.creaders.net | 2015-10-05 13:40:19  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1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荣获号称「诺奖风向标」的美国拉斯克临牀医学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取得这项国际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她对当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但并不自满,4年前领取拉斯克奖时她说:「我觉得看到这么多病人康复是更大的奖励。」

  名字源出《诗经》 与草药有关

  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名字源出《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苹即蒿类植物,似命定了她跟草药的缘分。她在1955年加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中医研究所。越战爆发后,她受命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展开秘密军事科研,发掘抗疟药物。疟疾当年对中国盟友北越军队造成的伤亡,比美军子弹还多。

  研究在1967年5月23日开始,因此代号「523」。研究团队在数年间测试了数千计合成化学物,但一无所获,遂把焦点转向中国传统医药。中西医学知识兼备的屠呦呦获选为领军者,被派到疟疾猖獗的海南实地考察。屠呦呦的丈夫当时正在农村,她被迫把4岁女儿放在託儿所,以致半年后回京时女儿把她当成陌生人,不愿相见。

  屠呦呦2011年接受《新科学家》访问时谈及这段往事,称自己并不后悔:「工作是最重要的,我绝对愿意牺牲个人生活。」她对海南考察印象深刻,「我看到很多处于疟疾末期的孩子,他们很快便死去了」。

  她与同僚一起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编写出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再集中研究其中200多种,抽取了逾380种草药成分并在老鼠身上测试,终在1971年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具百分百抑制能力。

  她当时因见逾1600年前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意识到应弃煮沸高温提取,于是改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并去除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结果提高青蒿防治疟疾效果兼降低其毒性。

  见东晋典籍启发提取青蒿法

  研究团队之后要解决的难题是确认新发现的药物可让人安全使用。屠呦呦自愿当白老鼠:「作为这个研究小组的头儿,我有这个责任。」在确定自己没有不良反应后,她们开始对在森林感染疟疾的工人进行临牀测试,实验者在服药30小时内便退烧,血液中的寄生虫消失。

  屠呦呦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1986年推出抗疟新药「青蒿素」,1992年改良为「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80年代以来,青蒿素挽救数以百万人的性命,尤其是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0


相关新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斯?门罗的性虐待丑闻日本诺奖得主:我根本不配拿诺贝尔奖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