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美媒:中国诺奖得主或出现大爆发

www.creaders.net | 2015-10-07 09:47:25  侨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美国之音”报道称,来自中国的屠呦呦与分别来自日本、爱尔兰的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作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领域的奖项。

  “美国之音”还介绍了屠呦呦的简历,称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她因创制抗疟药青蒿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研究奖,成为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据报道,屠呦呦家乡宁波的报纸曾刊文希望以名人故居的形式保护屠呦呦的居所。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宋晓东表示,“一早听到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作为中国人他尤其感到兴奋和骄傲”。宋教授认为,屠教授及其团队当年从中医中药中的发现非常了不起,希望有更多国内杰出的工作得到国内、国际的认可。这一次的获奖对广大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工作的科技人员是极大的鼓励,也能鼓励中国思考和探讨科技创新和评价体系。

  而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和对《侨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中国人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是在完全的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实现零的突破,这对中国学者的激励与此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等大不相同;二是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是零星有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媒体指出,屠呦呦被肯定的背后,是科学从争论被带进真理的开始。而现在中国科学界需要的,不是讨论谁的功劳大,或者强调科研的经济利益,而是应该关注屠呦呦这一代科学家的献身和探索精神,将人类事业兴衰锁定在光荣柱上。若如此,相信中国出现下一个“屠呦呦”将不会太远。

  而中国诺贝尔奖是否能真正爆发,分析人士还指出,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科研环境和体制问题,因为科研是一项长期工作,受多种因素牵制。

   0


相关新闻
诺奖得主指出 男人“不做家事”影响生育率快讯:川普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诺奖得主语出惊人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李老师”:发币是为行动
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人选 “卡通猫” 李老师发声李老师:诺和奖提名“向家人证明儿子不是汉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2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3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4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5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