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只求青史留名 马英九这回求仁得仁

www.creaders.net | 2015-11-04 10:46:30  多维 | 15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尽管将于11月7日进行的“习马会”不会签署任何协议,也不会发表共同声明,但毋庸置疑的是,自1945年重庆谈判“毛蒋会”70年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这件事本身已经代表了历史性的破局。而这场看似没有任何“实际成果”的会面,给予马英九的历史定位正是这位有着极度政治洁癖的台湾总统自上任以来就孜孜以求的摸顶仪式。

  不熟悉中共的人难免疑惑:在马英九即将翻篇,蔡英文就要带领民进党重登台湾执政舞台的前夕,大陆为什么突然打出“习马会”这张牌?难道真是为了介入台湾总统选举,帮国民党进行政治加持?事实上,帮国民党进行加持的想法恐怕只能沦为“推断”,因为来自北京高层的准确消息显示,对于此次台湾总统选举,北京已经抱定了隔岸观火的态度,并不打算施加任何影响,甚至已经做好了蔡英文上台执政的准备。促使北京愿意习近平“垂恩”和马英九见面的原因,还得从中共的政治基因中寻找。仔细回顾中共一贯的处事风格,不难发现:

  其一,相较于落在纸上的“实际成果”,中共一向对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历史破局就极为重视,而“习马会”,在打破两岸最核心政治僵局方面的意义,绝对不容小觑。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两岸一直处于特殊分治状态,从毛泽东时期敌对状态到改革开放后提出“三通”开启沟通,两岸从对抗走向交流,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尤其是经贸和文化领域。从2003年至今,大陆就超越美国、日本长期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顺差的最大来源地区,毋庸讳言,两岸关系早已成为关乎台湾经济与民生的关键问题。然而,尽管经济与民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但是两岸关于最核心的政治层面的束缚一直难以挣脱,历史包袱一直使两岸领导人未能见面。而此次习马会,正是突破了两岸分治后最高领导人的零接触,为将来两岸最高层的直接沟通提供了先例、甩掉了历史包袱、扫除了政治技术层面的束缚。

  其二,一向将“统一战线”视作法宝的中共,最善待的就是提供过重要帮助的朋友。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此后的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及中美建交铺路。此功之后,中国即将其视作挚友,多次访华,不论身份在朝在野,中国历任最高领导人屡予以亲自接见,被中国舆论誉为“最牛老外”。

  同样,对于在过去七年务实推动两岸关系大幅前行的马英九,中共必然也会像对待老朋友基辛格那样对其释放出充分的善意。

  马英九对两岸关系的积极推动有目共睹。在其就任时即提出会在“九二共识”下推动两岸关系,而两岸关系也确实在其仍内有长足进步,呈现六十余年来最稳定的局势。在马英九的第一任期,五次“胡吴会”使国共两党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不仅使两岸真正实现了“大三通”,更签订了包括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内的21个协议。而在经济与文化交流领域推动两岸关系一路向前的同时,马英九更一直希望两岸关系“由经入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众所周知,马英九近年来多次重申,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适当身份下,不排斥与大陆领导人见面”。尤其在去年APEC之前,马英九政府更是释放出希望借此机会与习近平见面的意愿。尽管出于“谅解备忘录”,大陆不接受借助国际场合实现两岸领导人的会面,但面对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功绩与努力,大陆也必须有所回应才对得起这位朋友。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是历史性的一刻,中共愿意将这历史的一笔送给朋友马英九,而名留青史也正是马英九如今最大的政治夙愿。

  作为蒋经国英文秘书出身的马英九,有着和蒋经国相同的政治情怀——希望留给后人的评述是为了台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时刻贴着政治洁癖标签的马英九得到了“不粘锅”的称号,既不贪钱也不结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政治洁癖使其用人一方面刻意避用党内同仁,而非唯贤是举,另一方面一味看重形象好、学历高、无污点,而非实干才能。乡愿的执政风格,使马英九成为台湾政坛上鲜有的“没有朋友的人”,蓝骂绿更骂,执政寸步难行。

  马英九曾说,他每天上午进入办公楼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孙中山的铜像行礼。然而,这位一直希望向孙中山那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马英九,到现在究竟还能努力留下什么?其民调最低时仅有8%,而曾被整个台湾唾弃的陈水扁在最低点尚有18%的支持率。如此看重名誉的马英九如何能接受这一事实?

  在马英九看来,两岸关系无疑使其任内取得的重要成绩,而事实上,这也许是他唯一能留给台湾留给历史的成绩。有大陆网友戏言,马英九拼死也要见习大大,这大概正是他心境最贴切的写照——与习近平见面,被载入史册,这是马英九政治生涯最完满的句号,可谓求仁得仁了。

   60


当前新闻共有15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5年11月05日 09:03
像麻辣搁笔这种被洋人用来哄骗奴才的慌言洗脑的大有人在
2015年11月05日 06:04
麻辣搁笔,何必又弄个马甲? 怕什么? 五十步笑百步,你的拖在脑袋后面的辫子又粗又长,自己看不见而已(当然你的辫子绝不是“大一统的腐朽思想”,而是说不出口的something else)。 “这根辫子就是大一统的腐朽思想”,是吗? 德州要独立,联邦政府是怎么对待的? 光明正大一点,说出心里话,把中国大卸八块,爽! 前苏联被大卸八块后多爽!瞧俄罗斯现在那小样! 欧洲人都是笨蛋! 好好的一小国,一小国的,偏要联合成一个欧盟,还要统一货币,笨到家了! 哦,不是,该说是腐朽到家了!
2015年11月04日 20:22
台湾人民已经在精神上剪掉了拖在脑袋后面的辫子,儿大陆中国人却还把那根猪尾巴喜爱得跟传家宝似的!这根辫子就是大一统的腐朽思想! 1.“甭管活在什么样的主子下面,既然同一个祖宗,那就得接受同一个主子的统治!不接受就是大逆不道!” 2.“甭管统治我们的主子是哪儿来的,异族也好,甚至俄国来的主子,只要他足够厉害足够残暴,成功统治了我们,那就是我们的主子!谁不愿意由主子决定命运,而想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汉奸!” 3. “家是越大越好,家里人也是越不分彼此越好,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们大家都是主子的!谁想分家单独过日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4. “既然是一家人,就得一条心!既然一条心,就得想法一样!要是想法不一样?不行!必须统一思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先杀了再说!”
2015年11月04日 20:04
什么青史留名?嘿嘿,屁啊!马英九这种跳梁小丑也配青史留名?中国的屁民们吃着地沟油却喜欢操台湾人的心!国民党反动派的末代领袖就是你们喜欢的小马哥,他将是亡党之君。 蔡英文一上台,必定立即重新开审3000多亿的国民党党产案。老蒋时代,国民党反动派与共产党反动派一样,国库=党库,李登辉时代才分开。但国民党贪污的台湾人民的公帑一定要对台湾人有个交代。马英九等着进监狱吧!台湾人民从蒋匪压迫下自己解放了,断然不肯又委身于共匪的压迫!
2015年11月04日 19:09
我们外省人无法原谅共产党让我们家破人亡---谢谢这位台湾同胞直言不讳! 其实在毛腊肉时代的大陆几千万百姓和你一样家破人亡! 被饿死,无罪却要被逼去自杀! 我的一位长辈亲戚那时是一所学院(不是综合性大学)的青年讲师,他说他那所学院有19位教师自杀了,这只是冰山一角,毛共对大陆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是馨竹难书的!说是惨绝人寰不为过。你该庆幸,你在台湾逃过一劫。
2015年11月04日 17:34
台湾人做完了梦该醒醒了。中华民国的宪法上写着呢,大陆是你们国土的一部分,既然如此,你们想把台湾分出去也要问问大陆人答应不,这是符合逻辑的吧?除非你们改了宪法,问题是你们有那胆量改吗?
2015年11月04日 16:55
我看应该永远分治,台湾人千万别相信大陆人,全是喝狼奶长大的,好东西不多。
2015年11月04日 14:18
这意义可多了。最实际的是,蔡英文声称“维持现状”。马习会把现状提高,下面就看蔡如何维持。其他的意义是历史性的。我希望大陆人能理解。我们外省人无法原谅共产党让我们家破人亡。现在,我们可以放下过去的恩仇。这个意义你们懂吗?大家再如此的实际,无情无义。我们是可以永远分治的。
2015年11月04日 14:11
意可多了。最的是,蔡英文持,在被抬高了。下面就看蔡英文如何持了。 其他的意是史性的。我希望大人能理解。我外省人法原共我家破人亡。,我可以始放下去的恩仇。你懂? 大家再如此的分析,情,我是可以永的分治。
2015年11月04日 14:10
意可多了。最的是,蔡英文持,在被抬高了。下面就看蔡英文如何持了。 其他的意是史性的。我希望大人能理解。我外省人法原共我家破人亡。,我可以始放下去的恩仇。你懂? 大家再如此的分析,情,我是可以永的分治。
2015年11月04日 13:48
屁民只看到表面。马英九和平演变,用无能外表迷惑民众,不计个人荣辱,温水煮青蛙式的把台湾一步步拉上大陆的车子。心机不可为不多。
2015年11月04日 13:47
一个是有中国平民百姓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总统,一个是独裁残暴共产党的匪首;一个是正式考上大学,拿正式博士学位的中国才子,一个是共匪推荐入大学,共产党大学发的博士,不学无术的包子。你们懂的。
2015年11月04日 13:26
习马会是历史性的。
2015年11月04日 12:02
马英九只不过无能, 心地不是太坏, 如果遭遇牢狱之灾有点冤枉。下台前土共给他穿一件防弹衣也算是仁至义尽。
2015年11月04日 11:31
历史不会忘记马英九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