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雷洋事件”继续占据中国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从社交媒体直至人民日报、新华社“喉舌”都在发声。“雷洋之死”已经从全民议论发展到全民办案。
舆论风暴眼中,盲点凸显。
“嫖娼”与死亡
雷洋的尸体躺在医院里。死因,迄今还没有看到医院的尸检报告。北京昌平警方对抓捕雷洋过程中是否行为不当的质疑,也没有提供抓捕过程的勘查报告。但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刑侦细节迅速确认公布。
随即,“卖淫女张某”也被拉到镜头前“证实”与雷洋发生了性行为。
雷洋“嫖娼”,与死在抓捕他的警察手里,是什么关系?
如果雷洋不是“嫖娼”,而是抢劫、盗窃仰或游行示威时被警察拘捕过程中死亡呢?
对雷洋“嫖娼”,有多人指认,但对警方抓捕雷洋和从雷洋“反抗”“逃脱”到死亡的过程,却只有警方的说法,没有一个目击者证言。
连新华社发表的社论中也不得不承认:“办案警方随后发布的公告和回应,花费很多笔墨来证明雷某涉嫌嫖娼,似乎还要证明他很熟悉那种场所…把事情引向揭人隐私、道德审判的方向…并未对人们关心的如何死亡这些重点方面作更详实的说明。”
雷洋妻子的一句话可以把这个“盲点”高度概括:“不考虑丈夫是否嫖了娼,只在意警方执法是否有问题。”
当事者
“雷洋事件”的当事者只有两方。一方是雷洋,躺在停尸房里,人们永远不会知道他对事件的解释。
另一方是昌平警方。昌平警方在事件引起公众关注后陆续发布了大量“细节”,显得非常“公开透明”。昌平警方的“公开透明”的版本一言以蔽之:警方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任何不当之处。
事实上,昌平警方借助上到人民日报下到自己的警方网站大小官媒,掌握了话语权。而不断透露出的与“警方版”相左的信息,在中国的网站上迅速被封被删。
既然是当事者之一,昌平警方似乎没有认识到,在其执法过程中出现了死亡,自己的身份已经从执法者变成了受调查者。
在英国,警察执法过程中出现死亡,每年都有发生。事件发生后,当事警局必须立即向监督警察执法的独立调查机构,“警察投诉独立调查委员会”(IPCC, Independent Police Complaints Commission)报告,由IPCC接手调查死亡原因并确定警方责任。警方只有闭嘴协助调查的份。
新华社的社论也说,雷洋事件发展到现在,昌平警方应该回避,“应由法定的执法监督机关或更高级别的部门介入,才能发布更权威的信息。”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11日公布,昌平检方将介入雷洋事件的调查,并将派法医协助调查。
昌平检察院能否承担监督昌平警方或“更高级别部门”的角色?
舆论“井喷”
过去两周,中国发生的大事,世界发生的大事,很多。但如果你只看中国媒体,似乎只有两件事大家关心,从魏则西到雷洋。
有人说,这与两个人的身份标签和与他们的死亡相关因素的特别有关。
有人说,这是中国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但能议论的事情非常有限有关。
但根本上,是因为议论魏则西、雷洋的人,每个人都能设想自己成为“魏泽西”“雷洋”的可能。
换言之,如果对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和生命安全的保障、对最基本的社会诚信没有信心,每个人都会有安全焦虑。
本文的标题是谈盲点。“盲点”不等于说人们真的看不见或是视而不见。盲点的背后,是对执法、权利、公正、诚信的信心缺失。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1410亿身价,中国新晋女首富诞生 | 
| 2 | 李尚福判决书流出 习矛头直指张又侠 | 
| 3 | 时日无多… 北京绝不敢说的真相 | 
| 4 | 川普拍了习近平两下:这不好 | 
| 5 | 习四中后首露面细节惊人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宣传系统失控 习奇耻大辱曝光 | 
| 2 | 11月起,中国可能迎来5大降价潮 | 
| 3 | 被“被旅游”的高瑜:军队出大事了 | 
| 4 | 1410亿身价,中国新晋女首富诞生 | 
| 5 | 李尚福判决书流出 习矛头直指张又侠 | 
| 6 | 时日无多… 北京绝不敢说的真相 | 
| 7 | 川普拍了习近平两下:这不好 | 
| 8 | 川普重大宣布:中国“连我们的车尾灯都看不 | 
| 9 | 骂到点子上了 日本华裔议员炮轰习视频疯传 | 
| 10 | 习四中后首露面细节惊人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