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蔡英文的暗语

www.creaders.net | 2016-05-28 17:04:16  FT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5月20日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四平八稳,符合蔡英文的政治信仰,所有能说的,其实就跟她过去四个月所说的都一样,没有预期外的料想。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以“两岸”为角度分析这篇演说,认为未来四年两岸关系不会有实质进展,但若以台湾目前面对的问题来看,“两岸关系”恐怕不是考虑重点,台湾民众最在意的也不是“两岸关系”。这篇演说共分成五大段,而两岸关系仅仅是 “区域的和平稳定发展及两岸关系”中的一部分。当然,这并不代表两岸关系不重要

  蔡英文将“年轻人”放在这篇演说的第一段,直面了今日台湾社会所面对的各种民生问题,逐一详细列出,这些都是面临世代交替的台湾,新一代年轻人将要面对的问题,或着说是必须承担的后果。而这些问题,却是过去八年国民党执政时视而不见,津津乐道“维持两岸和平稳定”所掩盖的问题。

  蔡英文在演说中提到,台湾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务实可靠的工程师文化、完整的产业链、敏捷灵活的中小企业……”。这一方面是称赞,另一方面却是台湾的危机。蔡英文政府所接手的台湾,正是一个高素质务实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纷纷出走的台湾。早在2012年4月,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一场演讲中提到,台湾人才流失严重,要新加坡引以为戒。这简直是戳中台湾痛处,那阵子在台湾引起热烈的讨论,后来几天,政府各部门都在“积极检讨”。结果四年过去了,这情况越来越严重。

  台湾从上1960年代开始,依靠廉价代工赚取大量外汇,并在1980年代末达到巅峰。进入1990年代后,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薪资大幅提升,于是依靠廉价劳力的代工制造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纷纷将工厂迁移至人力更低廉的大陆,甚至整条产业链全部搬到大陆,

  台湾这几年经济发展停滞,并不代表台湾没钱,而仅仅代表台湾的财富流动停滞,没有移转到年轻一代的手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台湾的资方,也就是那些在经济起飞期赚到了财富、掌握着政经资源、未来几年即将退休的“婴儿潮世代”,思维仍停留在过去搞代工、劳力密集型的时代,靠着廉价劳力逐水草而居,哪里有便宜劳动力就到哪里搞代工厂。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家当年创业时都非常艰辛,“努力就会成功”是他们信奉的真理,他们也像传教士一样不断地劝员工与他们一样努力。台湾的年轻人在成长过成中也不断得被长辈提醒“工作先求有再求好”、“要听老板的话”、“要守职场伦理”这些明显偏袒资方的言论,但新自由主义的理想,如竞争、创新与变革,却很少在台湾资方的思维当中。

  台湾政府部门自劳动密集型时代起,为了赚取外汇,普遍被认为站在资方立场,劳工从来不是个被重视的行为主体。传统台商对人力资源的看法是齐头式的平等,因为劳动密集型思维,员工经常是“人力”,而非“资源”,想请的是“奴工”,而非“人才”。台湾老板很少通过转型增加竞争力,就算赚了钱,也很少搞研发、买新设备,只要继续代工有钱赚就好,利润少了,就缩减人事成本。毕竟台湾就是一个小岛,产业没有转型,如果要赚更多的钱只能走出去,而产业没有升级、内需市场不可能再扩大的情况,意味着年轻人的工资不可能再增加。如果你自认是人才,值得更高的薪水,想赚更多的钱,只能离开台湾,往大陆或其他海外地区工作。现在的台湾没有给年轻人足够的希望,所以流不住人才,人力外流严重。台湾的不幸就在于,大部分资本家没有在1990年代最有钱时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却继续沉溺在保守、落后,却能赚大钱的代工道路上

  如果一个年轻人留在台湾,薪水不能大幅增加,父母的财产还没转移给他,还要背负日渐增加的债务,以台湾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确无法让年轻人看到未来方向。无法稳定预期增加财富收入,就代表不敢成家生养子女,也就出现了“少子化”危机。再过几年,现在掌握着财富和权力的“婴儿潮世代”就要退休了,将形成较少劳动族群负担较多退休族群生活成本、人口模型呈倒金字塔的状态。但即使同样都是发达经济体,台湾受的冲击会更大,年轻人未来的负担也比将其他发达地区更重,因为台湾的年轻人是“不敢生”,而不像欧美年轻人很有个性地“不想生”。

  “少子化”这议题这几年在台湾越来越热门,因为它的影响层面会越来越大,从幼儿医疗、教育、内需消费、制造业劳动力,到房地产、社会福利、赡养看护等各方面。

  所以蔡英文认为,产业不积极转型是问题的根源,不仅造成台湾今日年轻人薪水无法提升,“少子化”危机,透支使用环境资源,而且更深一层的影响是,这种模式造成今日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所谓“改变依靠单一市场”,“勇敢地走出另外一条路”,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大陆市场,用现在台湾流行的说法就是“突破红色供应链”。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陌生,也不是蔡英文独创。李登辉时期就已经预见根深柢固的代工思维,未来会造成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因此有了“戒急用忍”的政策,并第一次提出“南进政策”。到了陈水扁时期,眼见这股潮流已经挡不住,则改变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不管是那一种说法,无非都是为了避免大陆介入台湾经济过深,以经逼政。蔡英文宣示要“强化经济活力与自主性,加强和全球及区域的连结”,唯独未提两岸服贸货贸,以及两岸未来的经济合作,足见大陆在未来蔡英文的经贸政策中只是多元格局中的“正常选项”,回归正常贸易,而非过去马政府当作拯救经济的万灵丹。即使是大陆,现在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未来两岸必需要找到新的合作方式,良性互补,而非台湾单方面依靠大陆的让利。

  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许有人说,大陆释放那么多“善意”,让那么多观光客到台湾旅游,促进台湾的经济,这样的“红利”在未来可能受到影响,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但以蔡英文政府的思考方式来看,过去八年间,资本从各行各业流向观光业零售业,的确有人受益,但资本在观光业高度集中,其他行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削弱,若不同时期资本流向不同产业,那过去八年观光业已经赚足,再者,观光业及所有产业都不可能只依赖大陆的“善意”而生存,无非是政治变量太高。

  蔡英文肯定也预料到未来两岸将是“冷淡而稳定”,但即使冷淡,仍然是一种稳定。比起两岸议题,在蔡英文面前更迫切的是,台湾正处于掌握着财富资源的上一辈与蠢蠢欲动年轻一代的世代交替关键点,她要做的不仅是给年轻人愿景,换句实际一点的话说,即使你不用出走台湾,也能领到买得起房养得起家的薪水。更进一步说,在这关键节点上,处理好这些问题,即是民进党未来继续执政的正当性基础。只要两岸间不发生迅速而明显的大变量,就足够给蔡英文时间空间处理这些棘手的内政问题。因此,就蔡英文自身而言,也不至于在两岸论述上躁进,给自己增加麻烦。

  蔡英文将两岸关系放进区域关系的框架,只比放入“国际关系”强一点点,显示出一种将两岸关系多边化、国际化的意图。过去台湾政府及人民,思考台湾定位及未来,不管“统”或“独”无非都是以大陆为坐标在思考,只要思考不跳脱大陆这个“坐标”,基本上“统”或“独”都是伪命题。

  陈水扁多年以前曾说“台湾没有左右派问题,只有统或独的问题”,意即,台湾产生的一切政治问题根源都在于国家定位不清。而蔡英文想要开创的新时代,即是将台海关系放大到区域关系的脉络之下,在这一前提下,未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沟通对话,都必须“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也就是必须经过民意和法律的监督,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国共两党“党对党”对话,导置党政权责不分。

  在就职演讲中,蔡英文处处传递出一个讯息“台湾将想办法走出自己的路”。当然面对中国大陆这十几年来快速的发展,不管是经济或军事方面,台湾人都感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台湾下一代年轻人更希望两岸关系的发展能促使社会问题改善,而不是激化更多社会问题。

  比起两岸关系的部分,这篇演讲的其他论述更应该注意。蔡英文无疑也是藉着一条条详细列出的社会问题,如经济、年金、教育、环保、贫富、正义、财政、司法、食安、治安、阶级僵化等,来预告一种全新的两岸对话:台湾在过去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这些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大陆社会中也已经是蠢蠢欲动,慢慢在爆发;撇开虚幻的民族大义,台湾现在开始要直面解决这些最实际、与老百姓最切身相关的问题了,若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也将成为华人社会的一个指标,占领两岸对话的一个全新道德制高点。在硬实力远远不及大陆的情况下,这也许也是蔡英文的一个战略性赌注。(台湾作家 廖信忠)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