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将于下周二就菲律宾提告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决。中国虽然早就放出“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的风声,但从近日的表现来看,中方的焦急溢于言表,一是以强硬的方式表示焦急的心态--在南海的军事演习与国际仲裁法庭的日期不谋而合;二是急于与菲律宾新任总统拉关系,三是要求撤销仲裁。第一种方式是一贯的方式,第二种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种更接近于一种“美好的愿望”。另外,北京一开始就预感仲裁结果不利于自己的裁决如被证实,北京的对策和底线又是什么?
中国日报发表的戴秉国这番讲话对观察北京的想法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他在华盛顿出席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时发言说:“当务之急是仲裁庭停止审理菲律宾的仲裁案,如强行推出非法仲裁结果,任何人,任何国家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执行非法仲裁结果,更不得强压中国执行裁决”。其实,自国际仲裁法庭宣布正式受理仲裁案起,循序渐进,人们知道此案将在2016年裁决。随后,裁决日期更明确,7月12日。戴秉国此番话,是想要把中方的单方面意志强加于国际仲裁法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显出中方对裁决结果公布后南海情势的走向难以把握,光靠说几句不接受仲裁结果之类的大话恐怕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菲律宾新当选总统杜特蒂当选以来的确释放出与前任不同、愿意与中方改善关系的言论,但说到底,这仅仅是一种开放性的温和立场,很难预设在南海纠纷案上马尼拉会向中方靠拢。杜特蒂此前表示,他希望与中国保持友善关系。他对与中国谈判,甚至在南海共享资源,保持开放态度。仔细分析,菲律宾总统的表述很清楚,愿意与中方对话,愿意共享资源,问题在于,中方的立场很明确,南海绝大部分水域属于中国,如何分享?周二,杜特蒂提出更明确的想法,他建议中方就等待已久的这项判决举行和解谈判,他说,“如果判决我们赢了,让我们对话”。他还表示过:菲律宾反对战争,即使判决结果不利于菲国,他的政府也会接受。以上谈话释放出两点信息:一,等待仲裁法庭裁决结果出炉后,愿意与中方谈,而不是在仲裁结果出炉之前举行谈判。试想,如果仲裁结果对菲律宾有利,菲律宾便拥有足够的国际依据来同中方谈判。中方到时候是谈还是不要谈?总之,菲方释放的信息,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占领了一个“道义”的制高点。
现在来看北京的态度,其实自始至终没有变化。无非近日变得有点“忍无可忍”,官媒接连推出舆论造势。人民日报6月30日刊文批驳海牙仲裁庭“没有任何合法性”,指领土问题不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承认非法裁决的立场坚定不移”。文章最后暗示:中国随时准备好“以坚定有力的行动”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这一点,人民日报旗下的小报『环球时报』社论意向毕露:随着仲裁法院的裁决恐威胁中国的主权,局势可能一发不可收拾。社论指美方在南海部署两艘航母战斗群,耀武扬威,中国应加强提告军事震慑能力,“即使中国军力短期内无法与美国并驾齐驱,但倘若美方以军事介入南海主权争议,中国应要有能力让美方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中国军队5至11日在海南岛西侧,接近越南的西沙群岛海域进行军演,虽然中方解释这是例行演习,但演习时间选在美国独立日与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引起越南的抗议与美方关注。中国此举是为了向谁示威,向国际仲裁法庭?应该说不大可能,此刻任凭外间风云变幻,国际仲裁法庭的法官们将做出自己的裁决。向美日向南海领土的其它声索国?可能性较大。至少在仲裁案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如果仲裁结果符合中方的预想:对中方不利,中方将会以强硬的口气,重申“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承认非法裁决”,“仲裁法庭裁决非法”。
接下来中方会有什么行动,目前难以预测。美国有一种担心,一是仲裁法庭裁决结果公布,会导致北京立即宣布“南海防空识别区”,一如北京2013年在东海所作的那样;第二种情况是北京加速扩礁造岛,在有争议水域安置大量军事设施。
北京方面目前的回答似乎是对菲律宾仍然“寄予厚望”,英文版中国日报周二报道引述未具名的官方人士称:中方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菲律宾。如果涉事各方都把仲裁结果搁置,就不会有任何事故发生。这位匿名的官方人士补充说,中国从来都不是地区紧张的发动机。显而易见,菲律宾并不打算不理睬仲裁结果,相反,会借助这一仲裁的“国际合法性”与中国周旋。菲律宾外交部长称,谁都不希望发生战争,我们的总统希望跟所有人搞好关系,包括中国、美国以及日本。如果仲裁结果无法落实怎么办?这位部长希望设置“南海特使”化解纠纷。
也有一种分析指中方表面强硬,实际上只要“维持现状”便可,中国既已扩建七八座岛,已成“事实占有”,难以拆除,权宜之计是停建停扩,但是由“岛”而生的12海里专属海域,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国要行使自己的“主权”,美国要维持国际自由航行权,因此,北京能否满足于“现状”,南海各方能否被迫承认这种“现状”,也许,必须要等到一个长的时间段才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