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盛顿一家智库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在2010年以来发生在南中国海域的民事摩擦事件中,有三分之二都有中国海警参与。专家指出,与军事层面的直接冲突相比,民事摩擦对地区安全构成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美国智库最新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海警(China Coast Guard)在南中国海地区越来越强硬的行动给地区稳定构成了风险。位于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安全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指出,虽然在有主权争议水域发生海上军事冲突的风险构成了最大的战略担忧,但是各国海岸警戒力量之间发生的摩擦所构成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这家智库机构周三在其官方网页"ChinaPower"上发表了一份 报告,统计总结了2010年以来南中国海地区发生的共45起各国之间发生的摩擦和对峙事件。
"这显然证明了中国的行为方式与正常的执法方式相悖",葛来仪对路透社表示,"我们看到了(中国海警)对他国船只的恐吓、骚扰和撞击,常常是为了宣誓在南中国海域大片地区的主权。而对方的海警力量与中国相比明显薄弱,渔船规模也小得多。"
该研究报告列举的摩擦事件中包括2014年中国与越南之间由于中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位置而引发的海上对峙事件,以及2012年中国与菲律宾围绕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称黄岩岛)发生的争议并最终导致中国事实上控制该岛的事件。
这份报告发表正值中国的海警船和其它船只停靠黄岩岛引发马尼亚正式外交抗议之时。中国海警所隶属的机构国家海洋局尚未对美国智库的这一研究作出回应。
研究团队对海上摩擦事件的定义是其中一国的海警力量或是海军动用了超出执法行动惯例的强制手段,包括撞击、恶意侵扰、开动高压水龙或是火炮等。
总体来说,葛来仪认为从近几年摩擦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来看,在南中国海地区,民事层面的冲突引发人员伤亡的风险可能大于军事层面。
该调查研究还提到了中国在2013年对海上民事监管力量的整合,即将原国土资源部辖下的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监总队、公安部所属的中国公安边防海警部队、农业部所属的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所属的海上缉私警察整合为"中国海警局",负责对外进行执法活动。报告指出,中国海警财政预算逐年攀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岸警卫力量。
根据美国海军情报机构统计的数据,中国海警应该至少拥有205艘海警船,其中超过千吨级以上的执法船至少95艘。这一规模远远超出地区其它国家,包括日本。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美巨头宣布退出中国农作物交易 |
2 | “习近平同志”终于消失 |
3 | 刚刚,川普释放重磅信号 |
4 | 中南海应对川普关税秘密决议 引发官场大恐 |
5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先后回国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太尬了!川普拒绝与她握手…网络炸锅 |
2 | 川普突然语出惊人 发出警告 |
3 | 关键时刻 俄罗斯仗义出手?“中国要多少给 |
4 | 北京进入“战时态势” 官员假期取消 24小时 |
5 | 中美贸易大战:美国开始后退?中国却开第二 |
6 | 突发!美巨头宣布退出中国农作物交易 |
7 | 接连落马!习近平失势又一征兆 |
8 | “习近平同志”终于消失 |
9 | 刚刚,川普释放重磅信号 |
10 | 中南海应对川普关税秘密决议 引发官场大恐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