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东时间4月27日晚,北京时间4月28日上午,英国媒体“路透社”驻华府、台北的编辑、记者团队,几乎在同一时段公布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台湾领导人蔡英文的专访。借助这次采访,蔡英文对执政刚满100天的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隔空喊话。
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接受路透社采访”全文发布前12小时,台湾总统府就率先公布了该社对蔡英文总统的专访全文。采访中,蔡英文提到了和特朗普举行再次通话和购买美军F-35战机的可能性。特朗普表达了拒绝。
表面上看,特朗普拒绝了蔡英文再次通话的需求,但如果分析特朗普“拒绝”的思维逻辑和话语背景,可以看出,他其实并未彻底放弃台湾这一对华博弈的筹码。
路透社在报道特朗普“拒绝”蔡英文通电话的需求时,用了“spurn”(带有蔑视色彩的拒绝)和“rebuff”(态度果决的拒绝)。这两个词都有“拒绝”的意思,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路透社作为“第一读者”,直观地表达了特朗普当时的“语意”。
特朗普为何会有这种感情色彩,主要还是和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有关。
和习特会后接受的多次采访一样,特朗普又一次强调了习近平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竭力配合”。他说:“我相信他(习近平)正努力尝试,他当然也不想看到局势混乱和伤亡。他是一个好人,我很了解他”;“我知道他愿意做成什么,或许他也有可能做不到”。
显然,特朗普谈及习近平时,最大程度地表达了他对习近平的“尊重”、“寄望”和“赞许”,但与此同时,特朗普也不得不对中国施压能否奏效表达忧虑,似乎在为“如果中国对朝施压不够或失败”寻找台阶。
就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前一天,特朗普政府正式将朝鲜列入“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先位置”,称“朝鲜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紧迫威胁”,侧重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降低了军事威胁半岛的口吻。
也就是说,朝鲜核问题已经是美国外交的头等议题,特朗普为此甚至放弃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至少这是他的口头理由)。中国施压能否奏效也已关系到美国安全、以及中美关系发展和合作性质。
白宫用“以成果为中心”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其纳入“特朗普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看重成果,不计投入”,甚至有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
这一思维适用于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美台关系及地区形势的初步认识。为了寻求中国的合作,特朗普做到了“不择手段”,即将朝鲜核这一国际热点问题直接上升到中美双边关系层面,甚至将其和人民币汇率争议挂钩。
特朗普目前并没有彻底排除在未来和蔡英文通话,也没有排除(由于国会阻力,暂时无法取消,至多推迟)对台军售。如果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合作破裂,或者说中方努力未达美方预期,特朗普对蔡英文还会保持如此强硬的“回绝”口吻吗?届时特朗普会不会同样“不择手段”,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策略?
而且,台湾“积极主动”沟通特朗普政府的意愿很强,白宫内部对华鹰派和亲台派也在伺机发声。在目前温和派占优的形势下,特朗普只是暂时“压制”或“克制”住了动用台湾牌的冲动而已。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3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4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5 | 快讯!日本发生6级地震,地动天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4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5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6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7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8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9 | 川普笑了,台海军演是为掩盖这事 |
10 | 惨遭出局 北京又丢大单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